1978年,渔民在南海拉网时,竟然捞上来一枚珍贵的美国MK-46鱼雷,这可是当时

佳说历纪 2025-04-27 22:39:56

1978年,渔民在南海拉网时,竟然捞上来一枚珍贵的美国MK-46鱼雷,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鱼雷,渔民们欣喜若狂,赶紧上报国家,不想竟立下大功!这枚MK-46让中国的鱼雷技术瞬间缩短二十多年的差距,影响非常深远。   中国渔民的工作无意中为国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军事装备。   1958年,当时中国空军飞行员王自重在一次空中作战中不幸被敌军发射的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飞行员英勇牺牲。   这次空中交战中,敌军一共发射了五枚导弹,其中四枚偏离了目标,可能坠入海中,而另一枚导弹则被温州的农民捡到了。   最终,失踪的AIM-9导弹被打捞上来。   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这枚导弹被送往苏联进行技术研究。   苏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逆向工程,并成功研发出了K-13型空空导弹。   此导弹后来成为中国霹雳-2型空空导弹的原型,并装备了歼-6和歼-7等战斗机。   1978年,另一次偶然的捞获发生在南海。   这一次,渔民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意外捞起了美国MK-46轻型鱼雷。   MK-46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轻型鱼雷之一,尽管它装备有自毁装置,但由于故障未能启动。   捞获的鱼雷被立即送往科研部门进行研究。   基于MK-46的设计,中国研发出了“鱼-7”轻型鱼雷,该型鱼雷的动力系统和制导模块几乎完全仿造自MK-46。   此鱼雷在多个舰艇上装备使用。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这一技术,中国还研发出了“鱼-8”火箭助推鱼雷。   2016年,福建渔民在南海捞起了一款外国无人潜航器。   该设备具备水下滑翔、摄影和卫星通信等多项功能,能够进行水文数据采集,并将信息传输至附近潜艇。   紧接着,中国成功研发了同类产品,并在2017年打破了无人潜航器世界深潜纪录。   2019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鲸-2000”型水下潜航器成功问世,该设备不仅具有长达37天的续航能力,还打破了无人潜航器最大航程的纪录。   近年来,中国渔民在沿海海域频繁发现并打捞出水下可疑窃密装置。   自2020年以来,江苏渔民已经打捞了10个水下窃密装置,其中多数是他国制造,具有高度隐蔽性和复杂的传输能力。   过去几年中,类似的装置频繁被发现,部分装置甚至被当作“硬核海产”调侃。   江苏并非唯一的发现地区,浙江、海南、广西等地的渔民也多次打捞到类似的设备。   这些设备外形各异,有的像鱼雷,有的带有太阳能板或螺旋桨,部分还具备卫星通信和光纤技术。   2018年,江苏渔民捞出9个窃听装置。   而2019年,7个水下窃密装置被发现并及时上交,装置的来源地均为境外。   随着渔民对此类设备的警觉性提高,他们在非渔汛期也开始主动捞取外军的侦察设备。   一些已知的水下窃密装置包括外军所制造的缆控水下机器人,这种装置形似鱼雷,主要用于获取海军舰队的活动信息。   缆控水下机器人能够通过长时间自主航行搜集水文数据,实时传输信息到卫星。   2019年,江苏渔民发现的一个黑色物体被认为是外军最新的水下滑翔机,这种滑翔机能够在水下长时间工作,并采集海洋温盐剖面等环境信息。   此外,海南岛的渔民曾捞到过一个长约1米的外国产水下窃密装置,经鉴定后被确认是一种带有卫星通信和光纤功能的水下机器人,专门用于获取我方海军舰队的行动数据。   这类设备不仅具有强大的监听能力,还能通过隐蔽的方式长时间停留在海域中。   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水下窃密装置的体积越来越小,技术越来越先进,渔民们很难发现它们。   外军潜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等侦察设备依旧活跃在中国周边海域。   美国海军曾利用“海狼”级核潜艇对全球海底通信光缆进行窃听。   然而,中国研制的“水下长城”水声监听系统,通过将水下机器人与传感器网络结合,这项技术将大大增强我国对水下窃密装置的探测能力。   2021年10月,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进行间谍活动时,因与不明物体发生碰撞而受到严重损害,中国在海域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1]张艺馨.“人海和谐”理念下中国渔民社会的纪实影像建构研究[D].成都大学,2024.DOI:10.27917/d.cnki.gcxdy.2024.000202.

0 阅读:96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