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坝突然开闸泄洪,莫迪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丝毫不把几亿人的安危当回事!】 2025年4月26日,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杰赫勒姆河上游突然开闸泄洪,导致下游巴基斯坦河道水位急剧上升7米多,迫使巴基斯坦发布中级洪水预警,要求居民紧急撤离。 这一事件不仅加剧了印巴之间长期存在的水资源争端,更成为两国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紧张局势的最新引爆点。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的一起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6人死亡。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与此事有关联,并以此为由单方面宣布中止1960年《印度河河水条约》,切断对巴基斯坦约60%-80%的水源供应。 印度河上游支流被划分为“西三河”和“东三河”。东三河包括拉维河(Ravi)、萨特累季河(Sutlej)、比亚斯河(Beas),流经印巴干旱平原,水量不大。 西三河分别是印度河(Indus)(主要干流,发源于中国西藏)、杰赫勒姆河(Jhelum)、杰纳布河(Chenab)。西三河的总水量占印度河流域的80%(1665亿立方米),尤其在夏季冰川融水高峰期水量显著。 由于西三河流经印控克什米尔山区,印度在杰赫勒姆河与杰纳布河上建设了有限的水电项目。 随后,印度采取"旱涝双杀"策略,先关闭上游水闸制造干旱,再于4月26日凌晨突然开闸泄洪,流量高达每秒4500立方米,远超河道承载能力。 这种人为操控河流的行为被巴基斯坦视为"水霸权"的典型体现,给巴基斯坦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 然而,印度辩解称泄洪只是"水库例行维护",但水文数据表明其行为显然具有针对性。有趣的是,泄洪同样波及印度北部地区,导致当地道路冲毁、农田受损。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印度此举开创了将水资源武器化的危险先例,可能激励其他南亚国家效仿,进一步激化区域矛盾。 此次事件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印巴战略博弈的新战场。印度已在前线部署苏-30MKI战机,而巴基斯坦则将"沙欣-3"弹道导弹转入战备状态。双方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的交火频率显著增加,军事对峙风险陡然上升。 此次事件凸显了南亚地区水资源争端与地缘政治的高度关联性。印度把国际河流作为施压工具,不仅加剧了印巴矛盾,也为跨境水资源管理敲响了警钟。 正如外界所担忧,一旦水资源武器化成为常态,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将更加脆弱。 左手闭闸,右手泄洪——印度的做法虽暂时占据主动,却埋下了更多隐患。毕竟,印度自身也位于多条国际河流的下游,若此举被广泛效仿,后果或将反噬印度自身。
?快消息!快消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提到:“中国要么
【1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