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快了,朝鲜新型大驱下水,带相控阵+垂发,金正恩父女上去了,就在西方媒体还对着朝鲜南浦造船厂的卫星图研究的时候,4月26日,朝中社公开了朝鲜海军最新军舰下水的消息,同时还公开了大量该舰的高清画面,让外界体验了一把“朝鲜速度”。
前几天,朝鲜突然宣布新型驱逐舰下水,还公布了高清照片,直接打了西方媒体一个措手不及。
这艘被命名为“崔贤”号的驱逐舰,排水量约5000吨,是朝鲜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水面舰艇,也是他们首次公开的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现代化军舰。
从外形上看,“崔贤”号明显参考了俄罗斯的设计风格,舰桥上方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和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很像,不过体积只有人家的一半,估计探测距离和精度都有限。
垂直发射系统倒是挺显眼,前甲板有32个小坑和12个大坑,舰尾还有10个超大型垂发单元,总共有74个发射口,火力密度超过了中国的052D驱逐舰。
不过这些垂发单元口径不一,可能是为了兼容不同类型的导弹,比如中程防空导弹、超音速巡航导弹甚至战术弹道导弹。
朝鲜官方称这艘舰具备多用途作战能力,能执行对空、对舰、反潜和对陆打击任务。
但实际战斗力可能没那么夸张,相控阵雷达需要强大的电子系统支持,朝鲜的工业水平能否造出高性能雷达还是个问号。
动力系统方面,烟囱结构显示可能采用柴燃混合动力,但具体性能参数没公布,估计航速和续航能力有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艘舰的战略意义,金正恩在下水仪式上明确表示,朝鲜海军的活动范围要从领海向远洋延伸,这是他们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变。
此前朝鲜海军主要依赖小型舰艇和潜艇,现在突然推出大型驱逐舰,明显是想提升远洋作战能力。不过以朝鲜目前的后勤保障能力,要维持这样的军舰在远海活动,难度不小。
建造速度也是个亮点,从卫星图首次发现建造迹象到下水,只用了400多天,这在国际上都算快的。
不过快速建造可能带来质量问题,比如焊接工艺、设备安装是否到位,这些都会影响军舰的可靠性,而且朝鲜缺乏建造大型军舰的经验,后续的舾装和海试可能会遇到更多挑战。
国际反应方面,韩国军方认为这艘舰最快要到2026年才能形成战斗力,短期内对韩国威胁不大,但朝鲜的导弹技术不容小觑,他们已经在小型护卫舰上成功试射过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如果把这种导弹搬到驱逐舰上,再加上战术弹道导弹,确实能对周边国家构成威慑。
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可能是关键因素,近年来俄朝军事合作加强,俄罗斯可能向朝鲜提供了相控阵雷达、垂发系统等关键技术。朝鲜的预警机和潜艇建造也有俄罗斯的影子,这种合作让朝鲜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加快,但也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总的来说,“崔贤”号的下水是朝鲜海军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虽然实际战斗力可能有限,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金正恩带着女儿出席仪式,也是在向外界展示朝鲜军事力量的传承和决心,不过,这艘舰能否真正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检验,朝鲜海军要实现远洋作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