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瑞惊讶的发现徐阶徐阁老的家人居然囤积了几十万亩良田,真可谓是骇人听闻。

金乌西坠霞光灿 2025-04-27 18:50:43

明朝的海瑞惊讶的发现徐阶徐阁老的家人居然囤积了几十万亩良田,真可谓是骇人听闻。 海瑞这家伙,出身广东琼山,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爹没了,全靠妈把他拉扯大。他从小就苦读,想靠科举翻身。嘉靖二十八年,他考中举人,总算踏进官场。海瑞当官有个特点,不怕得罪人,嘴硬心直,老是为老百姓说话。他在浙江淳安当知县那会儿,收拾豪强,清查税赋,弄得老百姓都叫他“海青天”。可这性格也让他树敌不少,官场上混得是步步惊心。 隆庆三年,海瑞被调到江南当应天巡抚,管着苏松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那时候,江南赋税重得要命,豪门趁机抢地盘,弄得民不聊生。海瑞一上任就下狠心,要把这歪风邪气整顿整顿。他亲自跑去田间问老百姓咋回事,很快就听到了风声:徐阶家在当地囤了好多地,数目大得吓人。 他马上让人查田籍,发现徐阶家在松江那边至少有六万亩良田,有人还说总数可能有几十万亩。更离谱的是,这些地不全是抢来的,很多是靠“投献”弄到手的。啥叫投献?就是老百姓把地名义上送给豪门,换点好处,比如少交税。海瑞找农户一问,人家还挺乐意,说投靠徐家后日子好过多了。这让他心里堵得慌,既生气又无奈。 海瑞越查越觉得不对劲。江南税重,老百姓活不下去,朝廷还一个劲催税。徐阶家靠着朝里的关系,给投献的人减税,农民少了负担还能租地种,日子比以前强。而徐家呢,白捡大片田产,稳赚不赔。可国家呢?税收少了,财政窟窿越来越大。海瑞以前还挺敬重徐阶,觉得他是个正派人,现在一看,这老家伙家里干的事儿太损了,他气得牙痒痒。 他下定决心要干一票大的,召集人手说要彻查徐家田产,还打算上书朝廷。可这消息一传出去,朝里炸了锅,徐阶的旧部和门生立马跳出来护主。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这事儿越来越严重。豪门有钱有势,农民扛不住税,只能卖地或者投靠他们。江南这地方经济好,土地值钱,豪门都盯着这儿下手。徐阶家靠着当首辅的威风,通过投献囤了几十万亩地。农民是暂时喘了口气,可国家的税收全打了水漂,财政越来越吃紧。海瑞看不下去,想收拾这乱象,可他一个人的力量哪够啊,捅了马蜂窝,麻烦大了。 海瑞查田产这事儿,直接把江南豪门惹毛了。朝里那些跟徐阶有牵连的家伙也坐不住了,隆庆四年,有人上书骂海瑞,说他欺负士绅,搞乱地方。他孤零零地顶着压力,晚上熬夜写奏疏,想把这弊端说清楚,可没人敢帮他说话。没多久,他就被罢官,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徐阶也没好到哪去。隆庆五年,新首辅高拱想收拾他,用别的案子把他牵连进去。徐家三个儿子被流放,家产也被抄了。这位老首辅晚年只能窝在松江老家,门前冷清得不行。万历十一年,他病死了,活了八十一岁,留下的名声好坏掺半。 海瑞和徐阶这俩人,一个想治国,一个保家,最后都没落着好。海瑞硬刚豪门,却斗不过朝里的网;徐阶位高权重,到头来也保不住家族。这事儿不光是他们俩的恩怨,更是明朝那会儿社会矛盾的写照。豪门横行,国家吃亏,老百姓夹在中间,日子苦不堪言。

0 阅读:184

猜你喜欢

金乌西坠霞光灿

金乌西坠霞光灿

金乌西坠霞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