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并非简单的肠道赘生物,手术切除虽能暂时解决表面问题,但无法阻断其复发的根源,反复发作的痛苦让许多患者备受困扰。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肠息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身体失衡,而传统以切除为主的治疗方式,恰恰忽视了疾病的本质。 从中医理论来看,肠息肉的根源在于阴阳失衡与脏腑功能失调。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一旦阴阳平衡被打破,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就会为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其中,脾胃虚弱在肠息肉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并运化水湿;胃主受纳,承担食物的初步消化。若脾胃功能失常,水谷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成痰; 同时,长期的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与瘀血相互胶结,留滞肠道,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息肉。 以一位 39 岁的患者为例,他长期遭受肠息肉的困扰。主要症状表现为大便习惯紊乱,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排便时伴有便血,大便表面可见血丝;腹部隐痛反复发作;还常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症状;面色萎黄,缺乏血色。 通过中医四诊,观察到其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象濡弱,这些都是典型的脾胃虚弱、痰湿瘀血阻滞之象。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经过详细的辨证分析,我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辨证分析,我为他制定了以下方案: 健脾化湿:增强脾胃功能,消除湿气,改善肠道环境。 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消散肠道瘀血,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疏肝理气:调节肝脏功能,恢复肠道正常蠕动和排泄。 具体方子如下: 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丹参、川芎、柴胡、郁金、甘草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 薏苡仁:利水渗湿,祛除体内湿气。 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柴胡、郁金:疏肝解郁,调节肝脏功能。 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患者的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便变得规律,便血和腹痛症状消失,消化不良的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面色逐渐恢复红润。后续长期随访显示,肠息肉未再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存在差异,肠息肉的治疗不可一概而论。我是中医脾胃赵晨,若您也有类似困扰,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中医进行辨证施治,从整体出发调理身体,才能真正达到防治肠息肉的目的。
寒气在哪,病就在哪!坚持做两件事,把你体内寒气统统赶出去!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
【2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