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掏出4000吨大米无偿支援纳米比亚,帮这个非洲小国渡过难关。可谁也没想到,几年后,纳米比亚竟然回赠了中国一个价值连城的“大礼包”,让欧美国家看得眼红不已。 纳米比亚是非洲西南角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可惜大半是沙漠和戈壁,雨水少得可怜,种地基本靠天吃饭。1990年刚独立时,经济底子薄,粮食安全一直是老大难。2016年,连续三年的干旱让情况雪上加霜,60多万人饿肚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这时候,中国站了出来。4000吨大米,分三批运到纳米比亚的瓦维斯湾港口,实打实解了燃眉之急。这可不是小数目,换算下来,能填饱多少人的肚子啊!除了粮食,中国还派农业专家过去,教当地人种耐旱作物,修灌溉沟渠,硬是让干巴巴的土地冒出了绿意。比如霍马斯省的“绿色组合计划”,种出了西红柿、黄瓜,硬生生把荒地变成了菜园子。 中国帮纳米比亚,不是光扔钱扔粮就完事,而是实实在在干实事。修路、建机场、盖医院,连学校都援建了不少,纳米比亚的基础设施硬是被中国拉上了一个台阶。可这还不算完,2019年,纳米比亚发现了湖山铀矿——一座储量惊人的大型铀矿。铀这东西可是核能的命根子,战略价值高得吓人,美国、欧洲都眼巴巴盯着,想分一杯羹。 结果呢?纳米比亚直接选了中国做合作伙伴,把这块大蛋糕分给了中国企业一块。湖山铀矿的开发让纳米比亚赚得盆满钵满,也给中国提供了稳定的铀资源,能源安全多了一层保障。更牛的是,中国还顺手培训了200多个当地工人,把技术也传了过去。这合作模式,双赢得明明白白。 中纳关系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从2016年的4000吨大米开始,两国合作越走越深。2023年,贸易额蹭蹭涨到13亿美元,纳米比亚的铀矿、铜矿源源不断送到中国,外汇收入哗哗地流进国库。中国这边呢,投资带动的就业和经济效益也让纳米比亚尝到了甜头。 温得和克街头,华为的广告牌到处都是,孔子学院里学汉语的年轻人挤破头,足球场上中纳青年踢友谊赛,热热闹闹。2024年,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在联合国大会上还专门点赞中国,号召其他非洲国家学学中纳模式。这话一出,国际上讨论得沸沸扬扬。 中纳能处得这么好就是真心换真心。中国援助不是摆样子,而是真干实事,纳米比亚也不是白拿好处,懂得投桃报李。湖山铀矿的合作只是个缩影,背后是多年攒下来的信任。 再看看数据:中国在纳米比亚的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10亿美元,涉及公路、港口、电力,连偏远地区的学校和诊所都盖了不少。反过来,纳米比亚出口到中国的矿产资源,2023年就占了它总出口的20%以上。这种互相帮衬的模式,谁看了不说一句“绝”? 欧美国家为啥眼红?一是铀矿这块肥肉没抢到手,二是中纳合作的模式太稳了。中国不搞空口承诺,也不掺和人家内政,就是埋头干实事,效果摆在那儿。相比之下,西方国家老爱提条件、搞援助换控制那一套,纳米比亚自然更愿意跟中国搭伙。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湖山铀矿年产铀量能占全球供应量的5%以上,这么大一块资源蛋糕,谁不想要?可中国硬是凭着多年打下的基础,拿下了合作权,难怪有人急得跳脚。 中纳合作这事,不光是两国的事,还给中非关系开了个好头。非洲国家不少都面临粮食、基础设施这些老问题,中国的做法——先帮你解急,再一起谋发展——确实挺接地气。纳米比亚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种模式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大家都能赚的买卖。 再往大里说,这种合作能不能推到别的地方去?非洲54个国家,每个情况都不一样,但中纳这例子至少说明,只要真心实意干,互利共赢不是空话。 参考资料 中国同纳米比亚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刚果河水量远超长江,为什么却连一座大型水电站都没有?你以为刚果河没水电站是非洲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