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枪击事件,再度点燃克什米尔地区的火药桶, 48小时之后,印巴两国在深夜打响了第一枪。形势为何恶化得如此之快?印方找上中国又意欲何为呢? 据多家媒体发布的可靠消息,24日深夜,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军队,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线附近发生交火。印方指责巴军先动手,射击印军阵地,才招致印军回击,而巴方则保持沉默。 不过,这次双方的战斗烈度不强,只是小规模的试探性交火,而且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也没有把当地民众牵扯到其中,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至于两国为什么闹到这一步,主要是因为两天前,印控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恶劣的枪击事件,有极端组织的成员持枪无差别扫射当地游客,造成26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原本准备出访他国的印度总理莫迪,直接火速返回国内,对巴基斯坦下达了一堆禁令,包括驱离在印的巴公民和外交官员,关闭两国之间的交通口岸。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印方甚至暂停了两国之间的《印度河河水条约》,直接在上游关闭阀门,给巴基斯坦来了波“断水”。要知道,这种切断河流的举动,等于是在威胁巴基斯坦人的生存权,完全可以被视为战争行为。 那么,印度这回为什么如此激进呢?按照印方的说法,他们找到了巴基斯坦与恐怖组织的跨境联系,并且邀请了包括中国大使在内的多国特使,通报了相关情况。
众所周知,中巴两国交往密切,印方在这个时候找上中国,恐怕是想要中方来评评理,同时也是在对巴采取行动之前,提前跟中国交涉一番。 眼看形势越来越严峻,巴基斯坦这边终于顶不住压力,一下子全撂了。 日前,被问到是否支持恐怖组织时,巴基斯坦的国防部长阿西夫承认,30年来,巴基斯坦一直在为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干脏活”,同时自己也饱受恐怖主义之苦。 这下子,美国直接急了,巴防长这话,等于透露印巴当前的紧张局势,是美方长期在背后操弄的结果,故意借巴基斯坦培养恐怖组织,来对印度施压。
恰巧在此时,一架美军的C-17军用运输机从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起飞,抵达了印度西部的斋普尔。这位置靠近巴基斯坦,明摆着就是给印度提供军援,来展现美方的支持立场。 同时,以色列也前来凑了个热闹,跟着美国支持印度,为其提供军援,恐怕是想要借助这次的印巴冲突,对莫迪政府示好,以求在中东问题上,获得印度方面的支持。 随着印巴把话摊开,谁在拱火已经一目了然了,现在两国打响了第一枪,印度恐怕咽不下这口气,再加上双方本就在争夺克什米尔,局势距离战争已经越来越近。 而对中方来说,家门口的这场冲突,对中国可不是什么好事,唯有南亚的局势稳定,中巴经济走廊才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才能加快推行。或许,这就是美国从中作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