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手里没“牌”,谁先眨眼睛?美国总统与美国市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形势比人强!这时候,说狠话、说大话、说假话,于事无补。20多天了,并没有大国排队求和的场面,而特朗普的姿态已明显软化,表示对中国的高额关税不可持续,有意“大幅降低”。
这自然是出于无奈。上任即将百日,特朗普的反复多变彻底搞乱了市场,美国国内“造反”之势骤然聚集。
“高估了自身实力”
英国《卫报》评论指出,特朗普试图让中国听从其意愿,但全球都已看到,当后果过于严重时,特朗普是会退缩的。
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已跌至44%,约59%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正在全球舞台上丧失信誉。近期,全美各地爆发600余起抗议活动,美股大幅下跌,跨国企业高管因关税恐慌组队前往白宫求见特朗普……
这阵势,已足以令特朗普感到恐慌。法国外贸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埃雷罗指出,由于市场暴跌和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企,美国需要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
更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前大肆宣传其关税政策,部分原因是高估了自身实力,认为极限施压可以轻易让对手妥协。然而,如今其却不得不因市场压力而尴尬地退却。
自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股大跌、美债被抛售、美元指数同步走软。据报道,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股大盘指数标普500下跌了14%,成为美国近百年来最糟糕的总统就任后首季度数据。即便1941年罗斯福第三任期时面临二战阴云,美股也仅下跌了9%。
对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刺激通胀上升并引发市场下滑。然而,为了将造成经济衰退的“锅”甩给拒绝降息的美联储,特朗普持续“炮轰”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
这一系列破坏美联储独立性的言论再度造成市场不安,21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显著下跌,美元汇率大幅下挫,彭博美元现货指数跌至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半个世纪以来,股债汇“三杀”的情况在美国非常罕见,尤其是美债市场很少剧烈波动。如今,半个月内两度出现“三杀”情形,意味着投资者对美国已经失去信心,美债也不再是安全的避风港,资金正加速逃离美国。这成为特朗普政府难以承受之重。
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极力劝阻下,特朗普暂时放弃了解雇鲍威尔。然而,人们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并未得到解决。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指出,特朗普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严重损害了美国资产和机构的声誉,这一局面不会被轻易扭转。
“货架将空空如也”
没有外国的求和,却有国内的“苦谏”。
听从专业建议,显然不是特朗普的一贯作风。自全面关税政策提出以来,白宫并未积极听取企业界的反馈意见,认为所谓关税“豁免”只会破坏其强硬形象。
直到苹果公司获得了特朗普政府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豁免,才迅速引起其他企业的注意。很快,各行业企业高管开始争先恐后地试图与白宫取得联系。
21日,沃尔玛、家得宝、劳氏和塔吉特等美国主要零售企业高管前往白宫与总统会面,寻求免除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令美国消费者不安的全面关税。他们指出,关税可能导致从酒类、服装到电子产品、家具等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经历多年通胀,美国民众对价格的敏感度已经很高,这对零售企业构成了极大挑战。
零售企业高管还警告,超市货架将在几周内变得空空如也。一些公司表示,关税如此之高,实际上已经成为禁运,公司只能停止进口商品,将无法提供足够的夏季产品,也难以应对圣诞产品订购季的到来。
汽车行业高管也展开大力游说,警告关税措施将提高美国国内汽车价格,削减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扰乱各国相互交织的汽车制造产业链。据报道,特朗普因此计划豁免汽车制造商部分最严厉的关税。
“我们没有一天不在与政府官员接触,包括总统本人。”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奥特伯格坦言。波音原计划今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但由于关税环境,中国客户已经停止接收飞机。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近日也表示:“我将继续主张降低关税,而不是提高关税,但这是我所能做的一切。”该公司“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受到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目前正与中方协商申请出口许可。
企业界悲情“苦谏”,政界则近乎愤然“兵谏”。上周,加州州长纽森带头在地区法院起诉特朗普政府,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该州收入减少数十亿美元。23日,由美国12个州组成的联盟共同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关税政策违法,要求法院阻止其实施。亚利桑那州司法部长梅斯表示:“疯狂的关税计划不仅在经济上鲁莽,而且是非法的。无论白宫声称什么,关税都是一种将转嫁给本州消费者的税收。”
此外,据美媒报道,还有不少私下反对关税、却不敢公开批评总统的共和党议员暗中希望最高法院出手叫停关税战。他们担心自己竞选连任受到影响。就连特朗普铁杆盟友、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克鲁兹也称,“关税等于变相对数百万美国消费者加税”,自己不同意这种做法。
目前,美国社会只有37%的人认同政府的经济政策。失去最大市场的美国农民怨声载道,离不开中国产品的“关税难民”涌入中国电商平台……与此同时,反对游行席卷全美50个州,呼吁“让美国再次混乱”的特朗普政府“放手”。
“不稳定的美国”
“为什么特朗普会输掉贸易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克鲁格曼这样判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直言,白宫从未用一个连贯一致的叙述来说明总统最终希望关税实现什么。到目前为止,关税计划“就像是放火烧了社区,然后开着消防车站在外面,期待着所有人排队求救”。
特朗普的助手坚称其极端政策是战略高招,正迫使数十个国家排队与美国交易。这已经被证明是谎言。英国、日本等国都已表示,不急于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是致力于达成符合本国利益的协议。23日,欧盟经济事务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如果欧盟与美方难以达成共识,就将对其进行反制。此前欧盟方面已经透露,反制计划包括拿美国对欧盟有巨额顺差的服务贸易出口“开刀”。
拜登政府前高级贸易官员雅克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灾难性的贸易政策并没有宏伟的战略眼光,如果你是企业高管,摆脱混乱的唯一方法就是付钱。与此同时,负担不起百万美元捐款的制造商和小企业将开始倒闭。”
可以确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了其无法应对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到底希望通过关税实现什么?美国舆论仍是一头雾水。
特朗普曾表示,其关税政策是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但美媒指出,这一设想过于简单,现代全球供应链比其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企业做出建造新工厂等重大投资决定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而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阻碍着消费者及企业做出任何长期决策。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只会暂停、减少投资并削减采购,而不是花费数十亿美元颠覆全球供应链,在美国建厂生产商品。
下周,特朗普将在密歇根州举办纪念上任100天的集会。这显然是一个尴尬的时间,福克斯新闻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上任百日时的支持率比过去20年来的几任美国前总统都低。
特朗普本人未必觉得尴尬。在过去的3个月里,特朗普不断试图通过其“交易的艺术”来追求“美国优先”,从决定退出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到威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宣布“接管”加沙的计划、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在几乎所有方面颠覆着现有的国际秩序。
然而,特朗普政府并不能像其预想的那样掌控局面,却成功输出了一个管理不善、容易发生危机和不稳定的美国国家形象。(文/杨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