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知识 小猿看热点 周原遗址等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鲜出炉,十处遗址各有千秋,特色鲜明,但无一不对中国考古学史作出了突出贡献。简单梳理一下各遗址的发掘历程。
首先来说四大老牌实力选手😍: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作为今年十大中唯一一个“百年遗址”,寺洼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并发掘。2018至2024年连续7个年度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是本次参评汇报的重点,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首次发现史前时期近方形的三重“围壕(沟)”。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1942年,石璋如调查确认了扶风、岐山交界一带是文献记载中的周原。1976年,第一代周原考古队正式组成,在俞伟超、严文明、徐锡台等先生的带领下,发掘了凤雏、召陈两处大型建筑遗址。1999年开始,周原遗址持续性进行考古工作。80余年的考古工作为明确周原遗址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提供了有力的实证。❗️周原遗址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三度上榜的遗址(2003、2015、2014)。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2025年正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之际。1945年经苏秉琦先生确认,文物工作者根据地表散落陶片,首次发现琉璃河遗址。80年来多次主动性发掘与抢救性发掘交织,不断丰富了琉璃河地区就是西周燕国都邑遗址的实质性证据,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遗址的发现始于1954年的一场洪水,因在盘龙城遗址范围内取土建堤而被发现。1963年对盘龙城遗址楼子湾地点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1974、1976年,北京大学俞伟超先生、李伯谦先生分别带队对盘龙城遗址城址区、李家嘴贵族墓葬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由此揭示出盘龙城遗址城市聚落的基本格局和文化面貌。🎊自2013年以来多家单位对盘龙城遗址展开了新阶段的连续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成就了终评会上的“十年一城”。
这四处遗址,是在既往工作基础上延伸出的新突破,是对过去考古学材料不断补充和再论证,以坚实充分的新证据从不同角度破解了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重要学术难题。让我们恭喜“老”遗址时隔多年闪耀“新”光芒✨~
文 | 观察猿小绿
图1:1945年寺洼发掘场景 | 来源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
图2:1976年召陈建筑基址发掘者合影 | 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图3:20世纪80年代琉璃河遗址发掘现场照片 | 来源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图4:1974年盘龙城遗址试掘探方现场 | 来源于博物馆头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