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导弹74个垂发,朝鲜“大驱”火力胜过052D,火星炮11都上舰了

世界趣闻博览馆 2025-04-27 11:17:42

5000吨级的驱逐舰,还带有明显的“神盾舰”特征,放在朝鲜海军中,这已经是妥妥的“大驱”了。

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5日上午,朝鲜首艘国产5000吨级驱逐舰在南浦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该舰被命名为“崔贤”舰,以纪念朝鲜抗日英雄、前人民军大将崔贤。 “崔贤”舰服役后将隶属于朝鲜海军东海舰队,以日本海为主要活动海域。 朝鲜官方报道显示,“崔贤”舰具备防空、反舰、反潜、反导等多种能力,并可以携带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武器。 从朝鲜方面公开中照片中也能看到,该舰安装了多达5种尺寸的垂发系统,侧面印证了“崔贤”舰可以携带多种尺寸不同,功能不一样的导弹。

这凸显了朝鲜新型驱逐舰的设计特点,那就是“全能火力舰”。 外界根据“崔贤”舰的垂发装置外形、尺寸,以及朝方公开的部分舰载武器推测,“崔贤”舰从前到后的5种垂发,分别对应32单元的防空导弹、12单元的巡航导弹、8单元尺寸更大的的巡航导弹、12单元的反潜导弹以及10单元的舰载弹道导弹。 再配合4面阵“类宙斯盾”雷达系统、口径不明的新型舰炮、数量不明的反舰导弹、4套舰载光纤导弹、两部双联装反潜鱼雷、2座近防炮和多达10处机枪位。

“崔贤”舰可以说是塞满了所有能塞的舰载武器,单论火力强度,甚至超过了解放军7000吨级的052D型驱逐舰,光是垂发单元数量就多了10个。 很显然,“崔贤”舰小到防空反舰反小艇、大到对岸攻击和战略威慑,什么活都能干一点。朝鲜海军很可能要求这种5000吨级的“大驱”,在单舰作战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成各类任务。 对有一定规模的海军来说,“全能”是一种浪费,什么都能干往往是什么都干不好。完善成熟的海军作战体系,讲究的就是各司其职,样样通样样松不如一专多能,更有利于整个作战体系。 对于朝鲜海军来说,“全能”却是不得不追求的目标。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撑不起一支复杂且有一定数量的舰队,在“大舰”数量极其有限的前提下,堆砌武器,尽可能完善功能就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更何况朝鲜海军面对的敌人,多年来都掌握压倒性的海空军优势。朝鲜主力舰必须在具备强悍攻击能力的同时,拥有应付各类打击的能力。 “崔贤”舰这些垂发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最靠后的10单元大垂发。朝鲜人在放弃传统的直升机机库后,为这种大垂发争取到了极其恐怖的导弹布置空间,足以让10米以上的弹道导弹上舰使用。 从朝方公开的宣传照,可以看到现场成列了一枚疑似火星炮-11丙的弹道导弹,“崔贤”舰上的10单元大垂发,很可能就是为了火星炮-11丙准备的。 火星炮-11丙最大射程超过500公里,看上去似乎不算多显眼的数字,在配合“崔贤”舰的机动作战后,却可以打击日韩任何一处境内目标。这种导弹还能配置4.5吨级的超重型弹头,甚至换装核弹头,威慑力相当强悍。

朝鲜明显有意将“崔贤”舰打造成一种近海重火力投射平台,5000吨级的体量是为了满足携带多种攻击性武器,同时拥有较强的自卫火力,而非用于争夺制海权。 舰船设计和建造基础薄弱的朝鲜,当然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独立建造这种“全能”舰,他们背后必然有高人助阵。那么这个高人是谁? 从“崔贤”舰上的部分子系统来看,答案已经写在了明面上,“高人”就是俄罗斯。 比如舰桥顶部的那套相控阵雷达系统,和俄军22350型护卫舰明显是同款,而舰体后部的这套近防系统,更是和铠甲-M近防系统长得一模一样,同时船上的其他电子设备也有浓浓的“俄罗斯制造”气质。 不过“崔贤”舰的整体设计风格,倒是更类似韩国海军护卫舰的设计语言。

说明朝鲜在吸收俄罗斯的方案、技术和经验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根据朝鲜半岛近海的条件和自身需求做了调整。 还有一些细节,凸显出朝鲜在“崔贤”舰设计上的用心,比如布置在船体两侧的光纤反坦克导弹以及10处重机枪底座。 这两种装备在驱逐舰上都属于近距离自卫火力,目前主要用于打击各种无人艇之类的小型水面目标,韩国方面对此也同样深有研究。 “崔贤”舰会重视这一点,说明朝鲜很清楚该舰会面临怎样的作战环境,知道调整哪个方向的设计可以应对这些问题。

可以说,“崔贤”舰作为朝鲜自造建造的第一艘现代化驱逐舰,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并非一个样子货,更不是造奇观。 “崔贤”舰也不会像其他朝鲜千吨级战舰一样“昙花一现”,造完一艘就草草了事。该舰的设计虽然剑走偏锋,但已经相当成熟,为朝鲜海军提供了一个5000吨级水面战斗舰艇平台,之后无论是造二号舰,还是以此为基础建造改进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更何况朝鲜官方宣传“崔贤”舰的建造周期仅400多天,哪怕只计算了船台建造和下水舾装时间,这依然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毕竟朝鲜此前从未建造过如此大吨位且复杂的战斗舰艇。 全能、火力猛、贴合需求、造的快,这几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宣告着朝鲜海军快速扩充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过这类“大驱”到底能造几条,依然还是个未知数,但很显然日本海上今后又要多一个“狠角色”了。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世界趣闻博览馆

世界趣闻博览馆

全球视野下的深度洞察,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