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赌神2》杀青后,周润发给10岁的谢苗发了5Q红包,叮嘱道:“孩子,回去读书吧。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哥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10岁的谢苗还在贪玩的年纪,哪里懂这些道理,他只是觉得拍电影很好玩,可他的母亲却听进了发哥的这番劝,拍完《给爸爸的信》后,就带着谢苗回去读书了。
1984年,谢苗出生于北京,从小就活泼好动,7岁时,父母带着他去舞蹈班报名,可当谢苗看到学跳舞需要穿紧身裤时,说什么也不肯进去,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带着他去了旁边的武术班学功夫。
1993年,王晶到北京拍摄《新少林五祖》,影片中需要一批会武术的小孩,于是王导就去少年宫挑选演员,当时有很多孩子报名面试,谢苗顺利地通过了初选,最终被王导相中,出演洪熙官的儿子洪文定,与大咖李连杰饰演父子。
90年代初,正是港片的鼎盛时期,急缺人才,谢苗通过《新少林五祖》打出了名堂,一炮而红。
制片商为他量身打造了一部电影《小飞侠》,试图复制释小龙的辉煌;而王晶也特别器重他,拍完《新少林五祖》后,在《赌神2》中特意为谢苗创作了一个角色“海远”,让他出演“晶女郎”邱淑贞的弟弟。
拍摄《赌神2》时,片场转移到了南方,谢苗跟着剧组南下拍摄,他的父母也贴身跟随,照顾孩子的生活。
这一转移,孩子的功课就落下了,父母为此特别担忧。
正好周润发也在剧组,当时发哥红得一塌糊涂,简直如日中天,谢苗的父母也是他的粉丝,在片场一有空就逮着发哥聊天。
一来二去,他们就聊到了谢苗的学习问题,谢父谢母特别相信发哥,把自己的忧虑都对他倾诉了,希望能得到偶像的指导意见。
发哥语重心长地说:“艺人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还是先把学习搞好,挣钱的机会将来有的是,可学习的机会一旦错过了,你上哪找去啊?”
谢苗的父母听了很受用,觉得发哥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当然,这番话他们暂时没对孩子讲,怕影响孩子的心情,从而延误拍摄。
直到影片杀青后,发哥给谢苗包了一个大红包,讲出了开篇的那番话。
没想到,导演王晶在一旁听了,却连连表示反对,他说娱乐圈里爆红的机会很少,一旦放弃了就很难再翻红了,谢苗这孩子很有天赋,现在好不容易红了,应该把握好机会,如果冒然退圈实属可惜。
发哥与王导意见相左,一个是深谋远虑,一个是只争朝夕,这让10岁的谢苗听得一头雾水,他哪懂这些,赶紧把父母喊来,让他们调和。
谢父谢母对王导表达了谢意,感谢他对孩子的欣赏与栽培,同时也表示他们赞同发哥的意见,决定让孩子先读书,等长大了再选择从业方向。
由于当时谢苗还跨着另一部戏《给爸爸的信》,等这部戏拍完后,他父母就带着他回到了北京,专心读书上学去了。
谢苗也特别争气,以良好的成绩考入了首都体育学院,毕业后,他本想着成为一名体育老师,没想到《少林寺传奇》剧组找到了他,就这样,谢苗复出拍戏,重新回到了影视圈。
可正如王晶所说“一旦过气很难再翻红”,谢苗的复出之作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之后他又出演了多部武术题材的影视剧,都是反响平平。
再往后,谢苗竟然沦落到去拍网大了,意外的是,谢苗拍的几部网络大电影,反而很受欢迎,也算是误打误撞,让他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不过,网大拍得再好,也并非长久之计,想要重回巅峰,简直难如登天。
有人说,如果谢父谢母当时听了王晶的意见,也许谢母能红很长时间,甚至成为李连杰的接班人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他退圈后又复出,早已成为了昨日黄花,影视圈更新换代极快,一代新人换旧人,早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其实,小编觉得,作为童星来说,本来就红不了多长时间,吃的是“童年饭”,不能为了几年的光辉就放弃学习的机会,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成功与幸福的标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如今谢苗有妻有女,事业蒸蒸日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果当初坚持做童星,他并不一定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