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入侵山西准备洗劫乔家大院,等到门口的时候,他们在乔家大院门口看到

文史记叙录 2025-04-27 00:13:47

1938年,日军入侵山西准备洗劫乔家大院,等到门口的时候,他们在乔家大院门口看到一面国旗,竟然停住脚步,甚至下令返回。

这面国旗就是意大利国旗,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时乔致庸一时善举,救了几个意大利修女,后被感激所赠。

没想到,几十年后却能让乔家因此躲过一劫。看来多做善事,终将积得福报、惠及后人,也不是无稽之谈。可是日本人为什么对意大利国旗如此忌惮?

其实,日本对乔家早有耳闻,其富可敌国,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宝贝,是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等,这些都让日本为之疯狂。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日军的铁蹄也踏入山西,烧杀抢掠,肆意妄为。很多商贾富商被洗劫一空,百姓无辜惨死,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誉满四海的乔家,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猎物”,谁想,他们竟和意大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战时期,日本和意大利为了共同的利益,结结一气,结为盟友。

如果因为乔家大院和意大利反目,岂不因小失大?日本人权衡利弊之后,果断放弃了这块到嘴的“肥肉”,退而求其次。

仔细端详乔家大院,确实是雄伟奇观,不仅是面积辽阔,设计和工艺也都无与伦比,让人不禁啧啧称赞。

这次,乔家能够安然无恙全都是乔致庸的福祉庇护,在建设乔家大院时他更是居功至伟。

乔致庸是祁县乔家第三代人,因为经商天赋异禀,一度把乔家基业推向鼎盛,成为家喻户晓的“商业巨子”,被后世人敬仰和传颂。

他做生意非常讲究原则,以诚信为主,从来不会漫天要价,昧着良心赚取不义之财。

乔致庸本来饱读诗书,准备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却因为兄长乔致广亡故,乔家的生意一时处于群龙无首状态,让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岌岌可危。

长兄如父,乔家如今有难,他怎能袖手旁观?于是,他放弃了仕途,踏上了漫长的经商之路。

他不仅保留了乔家原先的买卖,还开拓了新的市场,通茶道、创票号。他刚开始接手生意时,很艰难,因为兄长就是被人算计,耗尽现金购买高粱无处销售,最后郁结而死的。

他必须想方法把乔家这盘死棋盘活,这样大家才会有出路。

后其通过研究和周旋,终于施展计策让竞争对手霸盘高粱,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替兄报仇了。后来,他设茶庄运往各地及国外市场。

同时也开设了票号,真正做到了“汇通天下,货通天下”。

为了杜绝祸起萧墙的内斗,乔致庸设立了六不准家规,不准吸毒、纳妾、虐仆、赌博、酗酒等,并告诫后人要戒骄、戒贪、戒懒,做一个良善之人。

乔致庸不像其他商人一样唯利是图,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唯无私才可大公,后才可成大器”。

他也是这样做的,在李鸿章组建北洋舰队时,他慷慨解囊,一次性拿出十万两白银。在光绪三年的天灾中,他更是不计血本开仓赈济,被人称为“亮财主”。

生意越做越大,乔家的人口也越来越兴旺,但是战乱不断,土匪横行。

为了给家人一个庇护之所,乔致庸开始致力于修葺和扩建乔家大院。它的整体就像一个城堡,四周都是封闭高深的城墙,上面还设置了瞭望口和掩身墙。

里面更是别具洞天,院内到处可见砖雕、木刻和彩绘,门窗更是变化无穷。尤其是每个院的正门上雕刻的不同人物,寓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建设这样一个大宅,需要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普通人恐怕想都不敢想,乔家却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真的是财大气粗、霸气外露。

其实,乔家一开始也是贫苦出身,创始人乔贵发靠村民接济生活的。后来,他长大了到店铺当学徒,积攒了一些财富后开始开店,一步步壮大。

后面在子孙的经营下,乔家基业更是遍布全国,在整个商业圈独领风骚数百年。

乔家大院历尽百年风雨,见证时代变迁。

乔家人也始终坚守祖训,仁义做人,诚信做事。他们都秉持一颗爱国之心,在国家危难之时总是伸出援手,因为他们深知国在人在,国亡人亡。当战争席卷全国时,乔家也慢慢关闭了产业,不复当年的辉煌。

现在,乔家大院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它是优雅古建中的翘楚,极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于是有了“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小五

小五

6
2025-04-27 01:18

八大晋商是汉奸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