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炕上。谁料,女兵解开衣襟,王学文震惊:“怎么会这样……” 1937年,河西走廊风雪交加,地主张掖的王学文推开家门,发现一个20岁的女兵倒在门口,脸色苍白,气息微弱。 四下无人,他赶紧把她扛到炕上,想救人一命。女兵艰难睁眼,解开衣襟,露出一个刚出生三天的小男孩,裹在布里,冻得发抖。王学文愣住了,没想到她带着个孩子。女兵叫吴仲廉,是红五军妇女团的战士,丈夫已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被马家军围困,她带着刚出生的儿子突围,体力不支才倒在这里。 吴仲廉知道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渺茫,强撑着把孩子递给王学文,塞给他一个长命锁,求他收养孩子,保住这条小命。她没多说,转身消失在雪夜里。王学文看着怀里的婴儿,又看看空荡荡的门口,叹了口气。 他家境不错,算个乡绅,但收养红军遗孤风险太大,马家军四处搜查,抓到就是死罪。妻子却心软,劝他留下孩子,还找来假的出生证明,谎称是亲戚家的娃。 战乱加剧,张掖不太平,王学文带着全家逃到乡下躲避。他给孩子取名王继曾,待他跟亲儿子一样,供他读书,教他做人。 马家军搜查时,妻子机灵应对,总算没露馅。王继曾长到12岁,聪明懂事,但从没问过自己身世。1949年,兰州解放,他在翻看《申报》时,看到红军老兵寻亲的消息,心里起了疑。他偷偷找到解放军,拿着长命锁问母亲的下落。 吴仲廉没死,突围后活了下来,辗转加入了甘肃妇联,14年来一直在找儿子。她听说有个男孩拿着长命锁寻亲,赶到兰州,一眼认出锁上的刻痕。母子相见,吴仲廉抱着王继曾,泪流满面。王 继曾也红了眼眶,喊了声“妈”。王学文夫妇站在一旁,欣慰又感慨,把孩子还给了吴仲廉。他们没要回报,只说这孩子命大,活下来就是福气。 王继曾后来跟着母亲回了甘肃,改回原姓吴,读书参军,成了有用的人。吴仲廉逢人就说,当年托孤是逼不得已,幸亏遇上王家夫妇,才保住儿子的命。 王学文一家从没把这事挂在嘴边,村里人却传开了,夸他们心善,乱世里救了一条命。吴仲廉和儿子的重逢,成了当地一段佳话,母子俩的团圆,带着14年的苦楚,也带着人性的温暖。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
夜安玩转养护
2025-04-26 18:1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