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是非多,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最近刷到句话:“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深以为然。
前阵子居家休息,本以为能享受躺平时光,却发现越闲心越乱。对着天花板发呆时,会突然想起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琢磨是不是在针对自己;和家人相处稍久,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吵起来——原来人一旦闲下来,注意力就会像放大镜,把细碎的情绪无限放大。
想起楼下的张姐。她退休后总抱怨“日子没意思”,先是对女婿的穿衣风格指手画脚,又怀疑老伴儿藏私房钱,甚至连邻居倒垃圾的时间都要评论几句。直到她去社区做了志愿者,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再见面时,整个人都舒展了:“哪有功夫瞎想啊,帮着组织活动、照顾孤寡老人,日子充实得很!”
其实忙起来才会懂:忙是治愈焦虑的解药,是冲淡闲愁的良药。
学生时代为考试熬夜刷题,虽累却充实,哪有时间纠结人际关系;工作后项目压顶时,连吃饭都在赶方案,根本顾不上胡思乱想;就连周末打扫房间、学做一道新菜,身体动起来的瞬间,心也跟着踏实了。
很喜欢作家路遥说的:“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精神就会从琐碎的事情中得到升华。”
忙不是盲目瞎忙,而是找到生活的支点——可以是一份热爱的工作、一个坚持的爱好,甚至是每天为自己做顿饭的仪式感。当你把精力投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些无关紧要的是非、患得患失的情绪,自然会被挤到角落。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远离“闲愁”:
• 把“等会儿再说”换成“现在就做”,让行动代替空想;
• 用读书、运动、学新技能填满时间,让灵魂变得厚重;
• 在忙碌中寻找烟火气,在充实里遇见更辽阔的自己。
毕竟,真正的岁月静好,从来都是忙出来的底气。
生活碎碎念情绪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