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桑果正当时,每一颗却都有小时候的记忆。 桑果,亦称桑葚。2000多年前的《

恨寒的趣事 2025-04-26 16:12:10

采摘桑果正当时,每一颗却都有小时候的记忆。 桑果,亦称桑葚。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形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世说新语》更是对桑果赞不绝口,说它“甘香如醴酪,人无嫉心”。 湖州,作为丝调之府之地,桑树遍野已是寻常之景。记得湖州吴兴方言中,有句稍许粗俗的俚语,我至今印象深刻:桑果好吃,猴屁股难看。它形容你摘吃桑果时,红红汁水弄的两片嘴唇也红红的,像猴屁股一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学校的农校在南郊道场浜。那时每学期都要去农校学农务农。记得有一次也是春天的四月下旬,在去农校的路上,在山脚下路遇了一大片桑园,绿叶下桑果的紫红色,狠狠地诱惑着人。 于是,我和一位同姓邵的本家同学。看看前面老师同学都走远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溜进了桑树林里,偷摘起了桑果。 当我们班级到了农校,一点人数发现就少了我俩。那带班老师不得巳返回,沿原路找寻,终于在桑树林里抓住了我们两个。 那带班老师明显有点生气了。手指着我们怒骂:”你们两个野硬几(野鬼),弄得嘴巴像只猴屁股,下淌不要叫我老师了。” 然而,我们知道这老师是“刀子嘴豆腐心”,看他的嘴角生气中也有藏不住的笑意,他笑我们的滑稽样,也有终于找到我们舒心中的笑。自然,我俩也是笑的,笑中似乎有对老师愧疚,也有回味偷摘桑果快乐感。 岁月荏苒,时光悠然。采桑果这种我们小时候经常进行的活动,包括蕴含在其中的快乐感,在现时代其实已经离的很遥远了。 不胜唏嘘的是,大前年我同姓本家的同学,因生病仙去了。而那个年近八十的带班老师,最近几天也住进了医院。[流泪] 今天我们携友相伴,重又去南郊摘桑果。是去重寻儿时的快乐?还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新体验?好像是却又非。 我只知道,桑果这种酸酸甜甜独有的滋味,永远都是我记忆中沉淀最厚重的味感。 前夜酒后涂鸦了一首句子,改了改正好可以应今天的景: 江南,四月的桑葚 诗/邵国阳 此时,我站在四月的桑树下 眼光很近又很远 透过树下缝隙,却是旧时相识 或许,我已完成了早先城南田野上的徒步 物是人非中,还记得 牵手狂放于山路旁青青小河边 四月,其实蚕已结茧 然而,我还想摘一颗桑葚 在嘴唇边回味,酸酸甜甜的 恰好是那年最好的时光

0 阅读:1
恨寒的趣事

恨寒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