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经济优势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军事优势? 唐朝国富兵强,与之相对的,人们对宋朝的印象只有民富兵弱。作为一个中原大国,被周边少数民族逼得各种捐款割地求和,这也让很多人对宋朝的印象变成弱国。 但不管怎么说,宋朝也绵延了三百多年,强盛如唐朝甚至还没有到三百年。如果宋朝真的弱,又怎么会绵延如此之久。 或许是因为宋朝发达的经济为它带来了和平,不可否认宋朝确实经济发达。一般来说,朝代经济发达,军事力量也会随之提高,毕竟富国强兵。 但宋朝正相反,军事力量不仅没有变强,反而慢慢衰落。 北宋初期,宋朝肯定是不弱的。赵匡胤毕竟是在乱世中建立王朝,更何况赵匡胤本来也是武将出身。这个时候的宋朝南征北战,平定了天下,做到了统一。按道理来说,赵匡胤应该更重视和自己一样的武将才对,但事实却正相反。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注定了宋朝不会重用武将,他自己是后周武将,成了宋太祖,如果所有人都像他一样,那宋朝还能维持多久。 赵匡胤未雨绸缪的想到了以后武将会威胁到皇权,所以早早的把兵权收回中央。这样一来,皇权就更加能够得到保证,武将也在宋朝统治者有意无意的打压下,地位越来越低。 这样的优势很明显,宋朝武将不成气候,皇权得到最大化,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局面。也导致了很多宋朝人不愿意当武将,毕竟宋朝更重视文官。 宋朝在前期能南征北战除了因为赵匡胤本身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还有周围的对手并不强。 和他同时存在的南方政权自然不必多说,赵匡胤解决这些南方政权根本没费多少心思。都说游牧民族是困扰宋朝的根源,初期的宋朝也面对这样的情况。 初期的宋朝在游牧民族的骚扰下,还是能完成统一,说明那个时候宋朝即使没法灭了这些游牧民族,实力也不是游牧民族可以压制的。但是宋朝后面的时候却持续的割地赔款,毫无底线。 宋朝是经历了后周政权的变化才有的,不止宋朝,这个时候很多地方政权都在经历变革。游牧民族也一样,游牧民族在那之前还是落后的奴隶制,这个时候正在向封建制度转变。 这样就导致了宋朝统一的时候是它最弱势的时候,它自己的政权都还在革新,内部还一片混乱,当然不可能分神对付宋朝。 这样一来就给了宋朝可乘之机,抓住这个机会镇南压北,完成大一统。但宋朝中后期,辽朝政权已然稳固,实力只会比革新前更强。与强悍来袭的辽朝不同,宋朝中后期长期打压武将已经很有成效,武官需跪文官,可见地位之低。 这样一来,本来也没有多少人从武,兵力自然也在衰弱,面对强势的辽朝,宋朝除了不断割让赔偿别无办法。 宋朝有钱,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但是经济再发达也经不住这么频繁的赔偿。中央财政支出日益加剧,又没有好的防守力量,很难有反抗的余地。 冗官冗兵 宋朝财政负担不止割地赔款这一点,还有长久以来的冗官冗兵现象。宋朝初期,不止设置了对武官的各种压制,对文官也有所压制。 武跪文,文跪皇帝,文官跪皇帝听着没什么问题,但想到在宋朝以前丞相是不需要跪皇帝的就能发现问题。文官权利也得到了削弱,不仅如此,宋朝为了多方牵制,常常在一个岗位设置很多职务。 这样一来文官权利的确得到了限制,但同时中央财政也需要给这些多出来的官吏发放薪水,财政压力一下就上来了,更何况这么多官吏堆在一个位置上很容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早就不是能者居之了。 不止官吏,士兵也有这样的问题,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也就说明了土地兼并的加剧,流民就会变多。宋朝的处理办法就是把这些流民都纳入军队养着,可是流民的身体素质肯定是过不了关的,多出了流民军队实力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因为宋朝的重文抑武,多数人不愿意当兵,流民反而成了主力,但这样军队实力自然大打折扣。财政跟不上,军事实力也提不上来,宋朝后期除了挨打也没有别的办法。
宋朝的经济优势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军事优势? 唐朝国富兵强,与之相对的,人们对宋
趣叭叭呀
2025-04-26 10:12:20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