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主席力挽狂澜,力主

博文忆览说 2025-04-25 21:05:26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主席力挽狂澜,力主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 此时,毛主席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 听到这儿,毛主席已是热泪盈眶。 毛主席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颇富同情心的毛主席为“干人”情不自禁流泪,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穷人。这样的泪水流给了穷人,也流给了自己。毛主席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既感到难过,也感到内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表达了一代伟人纯朴、深厚的爱民之心。 甘竹山上恸哭被敌机炸死的警卫班长胡昌保 毛主席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亲率军委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途中,毛主席不时地讲故事和笑话,逗得大家直笑。走到半山腰的开阔地时,他说:“歇歇脚吧!”说着,就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大家也围着他坐下。 正在说笑之际,忽然,毛主席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这时,大家才听清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马达声,抬头一看,从东南方向来了几架敌机。毛主席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来不及了。人们还没来得及跑开,敌机便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呼啸的炸弹成群落地开花,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落在离毛主席很近的地方。 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主席———”,随即猛地向毛主席扑去,趁势将他推向一边。瞬间,毛主席刚刚休息的地方腾起了烟柱。大家不顾一切地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毛主席没有受伤。 满身尘土的毛主席蹲在胡昌保身旁,一边用手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在毛主席的呼唤下,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 毛主席连忙喊卫生员给胡昌保包扎。胡昌保躺在毛主席的怀里,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缓缓而吃力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替我保卫好主席吧!” 胡昌保看着大家,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毛主席的怀中。 毛主席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烈士遗体上。 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毛主席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了下来…… 一代伟人把自己不轻易流的泪水,流给了自己的警卫班长。因为,这位班长不仅救了毛主席的命,他更是一位品格高尚、工作负责、为人真诚的人,毛主席的眼泪,更多的是送给了胡昌保的品格和精神。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主席的爱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深受毛主席器重。他率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地……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主席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主席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然而,就在抗战胜利前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一次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得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毛主席默然神伤,不由得泪流慨叹:“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我一员大将!” 为了不影响部队的士气,也为了保护身怀六甲的彭雪枫爱人林颖,师领导请示新四军党委后,决定暂缓公布彭雪枫阵亡的噩耗。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沉痛追悼彭雪枫。中央大礼堂门口挂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和陈毅等也都致了悼词,他们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

0 阅读:30
博文忆览说

博文忆览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