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确有很多数据,特别是边远地区,不能信。
比如义务教育巩固率。
这个数字怎么计算?
一年级入学总人数10万人,9年后,还有9.5万人在读,那么巩固率95%。
这是非常粗浅的解释。
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指标。
问题出在哪里?
类似开会或活动考核的到位率。
应到100人,实到95人,就是完成指标。
至于这里面,多少人签字后走了,或中途退出了,不管。
巩固率是以每年开学的时候,来报道学生就可以了,至于没有毕业的学生,去年一年来上多少天课程,今年报道以后,是不是继续上课,都不重要,不影响这个指标的计算。
你要是校长,完不成一个指标,会影响自己的奖金、晋升,你会如何办?
答案不言自明。
全世界各国无数的研究都证明,上级主管机构考核什么,他们都会得到什么,至于真实是什么,被考核人员根本不关心。
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把绩效考核,量化考核淡化的原因,因为如果最后大家都把精力用来造假了,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企业,非常多知名的企业持续几十年造假,为什么?
因为日本企业追求精益生产,要求持续改善,一年比一年好,index一定不能比过往差,最后怎么办?
企业的都知道,改善是很难的,持续的更难,
就好比学生考试,20分提高到60分,这个过程比较容易,特别是几年里,
问题是95分到96分,难于登天,更别说要求100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