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广西昆仑关,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腹部中弹,正在抢救。军医刚切开他的腹腔,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25 18:21:11

1939年,广西昆仑关,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腹部中弹,正在抢救。军医刚切开他的腹腔,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我军一颗迫击炮弹,正中他们头顶。 1939年12月24日凌晨,广西昆仑关战场附近的一所破旧小学教室里,气氛紧张而混乱。几个日军军医围着一张由课桌拼凑而成的简易手术台,低头忙碌着。躺在手术台上的,正是日本陆军少将中村正雄,第五师团第21旅团长。他腹部中了一枪,鲜血不断涌出,面色惨白,身体因疼痛而微微颤抖。 军医小心翼翼地切开他的腹腔,寻找那致命的子弹。"找到了!"其中一名军医轻声说道,刚要用镊子去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屋顶被炸飞,浓烟滚滚,泥土纷飞!一枚中国军队发射的迫击炮弹正中教室屋顶,红褐色的泥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落入中村正雄敞开的腹腔。 这一幕,注定了这位日军少将的命运。 中村正雄并非普通军官。1913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一路从陆军少尉晋升至少将,年仅48岁就已位居高位。他的腰间别着一把闪亮的镶银军刀,这是日军方面为表彰在战场上表现优秀的指挥官特制的荣誉象征。按照军衔,中村正雄本只能配镶铜军刀,但因其出色表现,破格获此殊荣。 回溯五天前,1939年12月20日,当日本第五师团师团长得知驻守昆仑关的三木联队处境危急时,立即给中村正雄发去急电:"务必率领两个大队火速增援昆仑关!"当时昆仑关的战况已经十分危急,蒋介石亲自下令白崇禧对占领南宁的日军发起大反攻,中国军队分三路猛攻,声势浩大。 昆仑关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自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但此时,该地的日军已是四面楚歌。三木吉之助联队被困在关口,伤亡惨重,弹药粮草匮乏,如不尽快得到增援,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 中村正雄接到命令后立即从南宁出发,带领21旅团的精锐部队向昆仑关进发。然而,他或许没有想到,这条增援之路竟成了他生命的终点。一路上,中国军队设下重重阻击,他的部队寸步难行,四天时间才推进不到50公里,且损失惨重。 12月23日,广西昆仑关战场上的气氛紧张而沉闷。中村正雄带领残部艰难前行,抵达了距离九塘不远的地方。这位日军少将站在一片空地上,头上包着简易绷带,脸上的伤口还在渗血,但他丝毫不在意,正挥舞着那把引以为傲的镶银军刀,向士兵们下达命令。 就在这时,国军第三团团长郑庭笈正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前方。"那里有人在集合!"郑庭笈突然发现前方草地上有一群日军,中间一位军官模样的人正在挥舞军刀,似乎在训话。军人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个重要目标。"把火力集中在那个方向,给我狠狠地打!"郑庭笈立即下令。 机关枪的"哒哒哒"声划破天空,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如雨点般落下。中村正雄所站位置瞬间硝烟弥漫,日军士兵纷纷倒地。一颗子弹不偏不倚,正中中村正雄的腹部,他当场倒地,鲜血浸透了军服。 这是中村正雄第二次受伤。就在几小时前,他的脸颊已经被子弹擦伤。当时,他只是随手擦了擦脸上的血,拒绝军医包扎,继续指挥部队前进。这一次,情况不同了,腹部中弹的伤势让他无法坚持,最终昏迷倒地。 "旅团长晕倒了!"日军士兵惊慌失措。军医们迅速赶到,检查后发现情况十分危急:子弹深入腹部,内出血严重,必须立即手术。在九塘这样的前线战场上,哪有条件做复杂手术?军医们只能就近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教室,匆忙搭建临时手术室。 手术刚刚开始,中村正雄的腹腔刚被切开,子弹还未取出,一枚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弹突然击中了教室屋顶。"轰隆"一声巨响,屋顶坍塌,红褐色的泥土直接落入中村正雄敞开的腹腔。军医们手忙脚乱,试图清理伤口,但为时已晚,泥土混着血液已经进入腹腔深处,感染不可避免。 日军不得不再次转移,找了另一处民宅继续抢救。军医们花了五个多小时清理伤口,取出子弹和泥沙,但中村正雄伤势过重,加上泥土引发的感染,于12月24日凌晨不治身亡。 中村正雄死后,日军士气大跌。杜聿明将军抓住时机,下令采取"要塞攻击法",如同切断长蛇一般,将日军各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昆仑关战役最终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这是中国军队在艰苦抗战中取得的重要胜利之一。 战役结束后,在打扫战场时,中国军队在中村正雄尸体上发现了他的日记本。上面记录着:"日军第5师第21旅团,有着钢军的美称,那是因为我们比俄国人更顽强。可我不得不承认,在昆仑关,我遇到的中国军队,更加不可战胜!"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