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内蒙古一对贫困夫妻无力抚养刚出生的儿子,便将孩子送给了村里一位刚失去孩子的贫农,这位贫农将其视如己出,拼尽全力抚养孩子,令人万万没想到,40年后,这个孩子竟让他泪流满面! 1979年,内蒙古一个刮着刺骨寒风的深夜,董栋小坐在屋内破败不堪的炕上,双手摩挲着手里的衣裳。 一场意外让家人与他永生分离,只留给他这些。 怀中的衣裳是妻儿曾来过世间的证明,他不舍得扔,可看到这些东西,他总是泪流满面。 他长叹一口气,却听到门外的一阵脚步声。 打开门,只有两个消瘦的身影在狂风中呼啸远去了。 董栋小不明所以,正欲关门的时候,低头一看,门槛上竟然有一个裹着襁褓的婴儿! 虽说是襁褓,可也只是些烂布缝在一起,好歹让婴儿全身裹住罢了。 董栋小又看了看此刻已经消失在远处的二人,明白这是他们故意放在自家门口的。 如今董栋小妻儿已经不在,这是看他家中无人才给他送过来的! 董栋小伸手将婴儿抱在怀里,那两个人估摸着也是活不下去了,实在养活不了才给了他的。 看着怀中的婴儿,他再一次想起了逝去的孩子。 永在。这是他为婴儿取得名字。希望他能长寿平安。 可即便他没了家人,家中也没有多有钱,这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得喝奶粉啊。 为此,他把家里的猪卖了,粮食也换成了奶粉,一口一口将孩子喂养的会走路。 可为了照顾孩子,他长时间没有工作,家里已经穷到揭不开锅。 有时候即便饿着肚子,儿子也没有喊苦喊累。 可他们还得活下去啊。 他只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干活,挣来的钱大多花在孩子身上了。 就这样,两个人相依为命的过了几年,该到上学的时候了。 村里许多人劝他,一个捡来的孩子,何必这么上心? 给口吃的算了,稍微大点儿就能干活了! 可他不干,硬是咬着牙将儿子送去了学堂。 永在知道父亲辛苦,倒也争气,不论严寒酷暑,每日步行十几公里往返上学,成绩也还不错。 校长也说了,儿子是个学习好的苗子! 为了这句话,董栋小干得更起劲了。 咬着牙将孩子送到了初中、高中,完成了高考。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他干活的手都抖。 儿子董永在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高考完早早就打工去了,早也干晚也干,还劝说父亲不要辛苦。 上了大学他也能在学校附近打工啊。 可董栋小还想给儿子攒钱呢,哪里会听。 终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被送到了村里,此后研究生到国防大学的博士生,董永在争气极了。 上学期间还总往家里寄钱,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让董栋小那么辛苦,村里人也改了话,说董栋小是祖坟烧了高香,一个捡来的孩子都能这么争气! 后来董永在一路高升,前途不可限量。 还成了上校! 为了照顾父亲,打了报告将父亲接来一起上班。 父子俩还跟小时候一样,时刻为对方着想。 这段非亲生的血缘关系后来还成为了人民网宣传的典范故事,收获了无数人的眼泪。
原来一条命,只值687块钱!88岁老人徐秀云得了“重病”,除了孙女,儿子闺女竟然
【221评论】【1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