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还耕,板子不能都打向基层 央视曝光贵州赤水“退林还耕”导致竹林被砍,耕地未复垦,土地撂荒。通篇报道指向基层一刀切,形式主义,执行偏差。 在这里,我要替基层喊冤,很多事情说到底基层没有自主性,这明显是纠正耕地非粮化,县一级只有执行权,为了耕地指标,把老百姓竹林砍了,重新恢复成耕地,群众不满意,还得花钱去执行,不是硬任务,谁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这几年退耕还林,鼓励种树,鼓励农业结构调整,让栽果树,种烟叶、挖渔塘,停几年又退林还耕,毁树种庄稼,禁止耕地非粮化,耕地上设施大棚都不行,总之反复折腾,基层只有左右摇摆,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干,政策缺乏长远性、科学性,执行时大多一刀切。 有些政策摇摆过大,发展经济时一种政策,追求户户冒烟,家家办企业;等问题出现了又一种政策,开始大力整治规范,环保、土地、耕地保护、安全生产都是如此,责任不在基层,但“锅”却由基层去背。干是基层干部干的,苦是基层干部,累是基层干部,挨骂是基层干部,责任还是基层干部,最后是基层干部一刀切,简单粗暴,形式主义,处理几个基层干部了结。 卫片执法、各种创建、诸多检查达标活动,问题在基层,根源不在基层,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基层,让基层背锅。 政策制订应该实事求是,政策要有连续性、科学性,一以贯之,不能摇摆太大,不能给群众带来大的损失,鼓励时一窝蜂,禁止时一刀切。中止或实施一项政策应科学客规。如一刀切把教育培训关闭,导致培训机构纷纷倒闭,又逐步放开,可惜倒闭的不会重生。 各项工作都要逐步科学化,不能运动式,今天大排查,明天大整治,结合实际,科学施策,切实可行,尽量避免给群众带来大的损失。检查验收标准应根据各地情况,深入研究,有一定灵活性,不能一股脑让基层承担,朝令夕改,拍脑袋、拍屁股,最后都成基层的错。 经怎么念好是门高深学问,关键是要给基层一定自主权、解释权和决策权,对怎么执行可以发出一定声音,而不能是执行错了,就归咎于都是歪嘴和尚念歪的,把责任都推给基层。
退林还耕,板子不能都打向基层 央视曝光贵州赤水“退林还耕”导致竹林被砍,耕地未
黄帝故里烬
2025-04-25 10:33: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