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秦国人,13岁当上秦王,可惜那时候只是个傀儡,大权握在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手里。22岁,他终于亲政,雷厉风行干掉吕不韦和嫪毐,开始大展拳脚。之后,他重用法家,靠着李斯、王翦这些狠角色,整顿军政,推行严法。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军横扫六国,韩、赵、魏、楚、燕、齐一个接一个倒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统一之后,秦始皇没闲着。他搞郡县制,废分封,统一文字、度量衡,还修长城、建驰道,忙得不可开交。可他心里清楚,光靠拳头硬还不够,要让天下人服气,得有点“天命”的加持。于是,他盯上了封禅这事儿。 啥叫封禅?简单说,就是皇帝祭天祭地的超级仪式。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古代讲究天人感应,只有国家太平、祥瑞频出,皇帝才能搞这套,表示自己是老天爷选中的人。封禅不是随便玩的,门槛高得很,历史上没几个帝王敢这么干。秦始皇一上来就挑这个,胆子够大,野心也不小。 那为啥选泰山呢?泰山可不是随便挑的。这地方是五岳之首,自古就被当成神山。传说黄帝、舜帝都在这儿封过禅,名头响亮得很。泰山在齐鲁之地,离秦始皇的咸阳不算太远,地理位置方便。加上山势平坦,适合搞大场面,山上还有现成的祭祀设施,能容下成百上千的随从和官员。更重要的是,齐鲁是文化重镇,儒家发源地,秦始皇想借这块宝地拉拢人心。 封禅的目的,咱得掰开了说。第一,秦始皇想秀肌肉。他统一六国,功绩前无古人,通过封禅,他要告诉天下:“我跟黄帝、舜帝一个级别,甚至更牛!”第二,稳江山。新统一的六国地区人心不齐,封禅能让当地人觉得“天命在秦”,少点反抗心思。第三,拉文化。秦始皇请了齐鲁的儒生参与,想把各地文化捏一块儿,增强凝聚力。第四,求庇佑。他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也保佑自己长寿点——这哥们儿后来不是还派徐福去找仙药嘛。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从咸阳出发,直奔泰山。沿途浩浩荡荡,军威震慑四方。到了泰山脚下,他让人修石阶,备齐祭祀用品。仪式在山顶搞得隆重极了,秦始皇穿龙袍,戴冕冠,念祭文,向天地祈福。完事儿后,还立了块碑,刻上自己的丰功伟绩。 不过,这趟封禅可没那么顺利。史书上说,仪式期间天公不作美,暴雨哗哗下,雷声轰轰响,山洪差点把营地冲垮。随从吓得不行,可秦始皇硬是撑到底,愣是把仪式完成了。这份胆识,确实有点东西。 封禅之后,影响挺大。泰山从此更神圣了,后来的汉武帝、唐玄宗都跑去效仿,搞得泰山成了文化圣地。可秦始皇自己呢?封禅没给他带来长寿。回咸阳后,他越来越迷信,派徐福东渡寻仙,砸钱炼丹药,结果啥也没捞着。公元前210年,他第五次巡游,走到沙丘就病倒了,49岁挂了。死讯被赵高、李斯捂着,直到回咸阳才公布。之后,秦二世胡亥上台,朝政乱成一锅粥,秦朝没几年就崩了。 说实话,秦始皇这人挺矛盾。他一统六国,功劳没得说,可焚书坑儒、修阿房宫、搞暴政,也让人骂得挺惨。封禅这事儿,既是他雄心的巅峰,也透着他对权力的执念。泰山封禅,成了他传奇人生的一大亮点,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谈资。
嬴政,秦国人,13岁当上秦王,可惜那时候只是个傀儡,大权握在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手里
百年战争录
2025-04-24 11:02:51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