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这个距离能不能打到他”,副官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举起了自己的枪,只听三声枪响之后,龟尾寿三从马背上摔下来。 王铭章,1893年7月4日生在四川新都泰兴场,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父母双亡,和兄妹仨相依为命。幸亏有个叔祖父掏钱供他读书,1905年考进新都县立高等小学,成绩拔尖。1909年,他考进四川陆军小学堂,1911年赶上保路运动,干脆投身反清斗争。1914年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川军,从基层排长干起,靠着胆大心细,一步步爬到高位。1924年当上师长,1935年升任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1936年晋升陆军中将。这人仗义得很,部下都服他。抗战爆发后,他没含糊,主动请命带兵出川打鬼子,参加过不少硬仗,爱国这事儿他从没掉链子。 1938年3月,日军为了抢徐州,把藤县当成跳板,派重兵猛攻。王铭章带着不到3000人的川军,死守这座小城。3月14日,战斗正式开打,日军飞机大炮坦克齐上阵,川军拿的是老掉牙的家伙事儿,可硬是没退半步。到了16日,仗打了三天,王铭章在城头发现千米外有个日军将领指挥作战,就是传说中的龟尾寿三。他随口问副官李明能不能打中,李明啥也没说,掏枪连放三枪,那将领真就落马了。这事儿听着挺玄乎,川军士气倒是猛涨一把。可惜好景不长,日军没被吓退,反而攻得更狠。17日凌晨,城墙多处被轰塌,日军冲进来,王铭章带着残兵巷战,最后子弹打光,肚子中枪,牺牲时才45岁。 这副官三枪干掉龟尾寿三的故事,听着是挺带劲,可历史书里没啥硬证据。有些地方志,比如《方志四川》,提过类似说法,但没给出啥具体出处。更麻烦的是,龟尾寿三这名字在日军将领名单里压根儿找不到,八成是编出来的。研究抗战史的专家多半觉得,这可能是当时为了鼓舞士气传出来的故事,真相估计没这么夸张。不过,王铭章带着几千人死守藤县,硬是拖住日军,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捷争取了时间,这点是板上钉钉的。他的牺牲也不是白白送命,实打实激励了更多人站出来抗战。 王铭章倒下后,国民政府没亏待他,追赠陆军上将,算是对他拼命的肯定。1938年5月,灵柩运到武汉,5万老百姓自发送行,后来又送回四川安葬。1941年,他家人拿他的名字办了铭章中学,想让后人记住他的精神。2014年,他被列入抗日英烈名录,新都桂湖公园还给他立了铜像,墓前常年有人献花。他的故事流传挺广,成了抗战史里抹不掉的一笔。 藤县保卫战不光是王铭章一个人的事儿,它背后是抗战那会儿无数普通中国人的血性。川军装备差得要命,愣是靠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跟日军死磕。王铭章不是啥大人物出身,就是个穷小子一步步拼出来的将军,可他用命守住藤县,证明了啥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三枪的故事,哪怕是传说,也让人看到那时候中国人的骨气。至于龟尾寿三是不是真有其人,反倒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场仗打出了民族的魂。 1938年的藤县保卫战,是台儿庄战役前的一场硬仗。那会儿日军想一口吃下徐州,藤县守不住,整个战线就得崩。王铭章这3000人,硬生生挡了好几天,等于给后方部队争取了喘气的机会。台儿庄后来能大胜,日军吃了那么大亏,跟藤县这边的死守脱不了干系。抗战史里,这种小地方的硬仗多了去了,可能没啥惊天动地的名气,可每一场都是拿命换来的。
1938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
墨舞风华姿
2025-04-23 19:24: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