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

趣叭叭呀 2025-04-23 11:19:26

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有王淦昌就够了,他是核武研究专家,即便我们离去也无妨。”

苏联专家的话,让王淦昌成为了我国核武器新的希望,当时,很多研究员看向他的目光里都带着光,也会对他进行特殊照顾。

而王淦昌对此却十分淡定,他深知自己肩膀上的重担,没有了苏联专家,他就是研究团队里的顶梁柱,我们这个民族要想真正的站起来,核武器必不可少。

所以,他不能慌,那些被苏联专家毁掉的数据也并不可怕,他们再重新计算就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其他的研究员一样,奋力研究属于我们自己的核武器。

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将每一部分数据都争取弄懂,确保这些数据都没问题,上天不负苦心人,在他们一日又一日的研究下,技术难题接连攻破,历时四年时间,蘑菇云终于成功在茫茫戈壁上顺利绽放。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心血,所有人都为此而欢呼,但王淦昌的名字却并没有几个人知道,当时整个计划都是保密的,很少有人知道详情,为此,王淦昌化名“王京”,隐姓埋名许多年,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祖国和事业付出了一生。

当时他本可以竞选诺贝尔物理奖,但为了国家和事业,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而他也是邓稼先的等人的老师之一。

王淦昌之所以愿意如此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一片拳拳爱国之心之外,还和他小时候的所见所闻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1907年,他出生在江苏泰州,他从小就学习十分优秀,在那个时代里,他亲眼看到了落后是要挨打的整个过程,也见证了帝国主义列强是怎么用坚船利炮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肆意妄为。

更是看到了身为普通人要面对的流离失所,那个时候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种耻辱早日结束,要让自己的民族站在世界之巅。

19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物理系,师从叶企孙,整个大学期间,他都非常刻苦,不敢有丝毫懈怠。

将大学知识学习完以后,对于物理他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此刻的他就如同 一块干煸的海绵,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

经过再三考虑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远渡重洋,去德国留学,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小有名气,并成功拜入物理学家玻恩和迈特纳门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好景不长,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开始发起对中国的侵略,多少人都陷入炮火的威胁中,这让远在德国的王淦昌心里十分着急,当即决定要在这个时候回国。

他的两位老师纷纷挽留,不愿看到他出事,然而他很坚定的选择了拒绝,选择和祖国共患难,回国后的他,因为时局问题,也并不能顺利展开研究,但王淦昌并没有就此放弃,转而开始帮国家培养物理人才。

直到1957年,王淦昌被派往苏联学习核物理,他的才能依旧出色,并成为了h杜布纳研究所的副所长,可当他听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核工业受到掣肘,他立马选择回国,担任起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任。

好在王淦昌的付出十分值得,如今我们已经真正做到站在世界民族之巅。

0 阅读:115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