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乒协副主席
刘国梁辞职,马龙当选乒协副主席
乒坛变阵:刘国梁卸任,马龙履新,国乒开启新时代
2025年4月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来重磅消息: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王励勤当选新任主席,马龙首次当选副主席。这一消息瞬间点燃舆论,标志着中国乒乓球正式步入“后刘国梁时代”,开启全新篇章。
刘国梁:功成身退,布局未来
自2018年执掌中国乒协以来,刘国梁的改革大刀阔斧。他推动协会实体化,打破旧有管理格局,成立运动员委员会,赋予球员更多话语权;商业运营层面,他主导的WTT赛事,让乒乓球商业版图不断扩张,赛事奖金飙升、全球关注度骤增。赛场之上,东京、巴黎两届奥运会,国乒大包大揽金牌,捍卫国球荣耀。
但近两年,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国际规则频繁变动,樊振东、马龙等退出世界排名,刘国梁身兼国际乒联要职,被质疑立场冲突;国内青训虽有投入,但地方推进缓慢,与日本“断代计划”下快速成长的年轻选手相比,国乒新人成长速度稍显逊色;协会管理层精简,可职业化进程仍需加速。此次卸任,既是任期制度使然,也反映出对其多面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量。不过,刘国梁转战国际乒联,有望在全球舞台继续为中国乒乓球谋篇布局。
王励勤:务实接棒,直面挑战
王励勤当选可谓众望所归。在上海乒协任职期间,他推动青少年培养,输送众多人才;特殊群体乒乓球赛事的开展,让乒乓球的群众基础更为深厚。他务实低调,与刘国梁的高调改革形成互补。
摆在王励勤面前的挑战不小:一是延续市场化改革,平衡WTT赛事与国家队利益,避免过度商业化侵蚀竞技精神;二是应对日本、德国等对手的技术冲击,日本张本智和、德国邱党等选手虎视眈眈;三是整治“饭圈文化”,净化赛场环境,此前国乒选手因饭圈互撕深受困扰。但他过往的“细节控”管理,如为樊振东奥运备战调动资源,也为破局提供了经验。
马龙:现役从政,开创先河
37岁的马龙以现役球员身份出任乒协副主席,这在国际乒坛都属首例。作为双圈大满贯得主,马龙在赛场上的统治力有目共睹。如今跨界管理,他能以运动员视角反馈赛制变化,比如新增混双团体赛对体能分配、战术布置的影响;精神层面,他是国乒的精神领袖,以身作则,激励队友。
不过,马龙也面临平衡难题,如何在紧张的训练、比赛间隙,兼顾行政职责,避免顾此失彼影响竞技状态,都是未知数。但他实战经验丰富,有望推动教练组改革,优化训练体系,帮助国乒避免“青黄不接”。
多哈世乒赛即将拉开帷幕,这将是新班子首次接受大赛检验。林诗栋、王楚钦等小将能否顶住压力,王励勤、马龙如何协同作战,都备受关注。从“不懂球的胖子”到“大力”,从赛场传奇到管理层新生力量,中国乒乓球的变革已至,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