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318万吨,197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33212万吨。三十年内增产了21894万吨,增产幅度为193.44%。如果扣除这段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增加的因素,平均每亩粮食产量增加一倍以上。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粮食产量11318万吨,听着不少,可摊到人均就惨了。当时人口大概4.5亿,一人一年才250公斤左右,折成粮食也就500斤不到。啥概念?一家五口,年头到年尾连粗粮带细粮都未必够嚼。更别提那时候战乱刚平,地里荒着,农民手里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官方数据还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也就13亿亩左右,每亩平均产粮不到90公斤。产量低得可怜,吃饱饭对很多人来说是奢望。 这底子薄,不光是自然条件差。连年战乱把农业搞得一团糟,地主占着大片田,农民种地没劲头。1949年之前,粮食生产基本靠天吃饭,灌溉靠老天爷,种子靠祖传,能打多少粮食全看运气。加上日本侵略和内战,华北、东北不少良田撂荒,华中水灾又毁了稻田,全国上下饿肚子是常态。所以,11318万吨这数字,撑死了也就刚够活命。 新中国头几年,土地改革成了粮食增产的第一把火。1950年《土地改革法》一出台,全国农村立马动起来。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地,人均算下来每人能分到1.5亩左右。这可不是小事,农民头一回有了自己的地,干活的劲头蹭蹭往上涨。地分下去,生产积极性起来了,荒地开垦也多了,耕地面积开始慢慢爬升。 不过,光分地还不够。地主被斗倒了,田是有了,可工具、种子、耕牛这些生产资料还是短缺。好在政府没闲着,组织互助组,农民凑一块儿干活,有牛的借牛,有锄头的借锄头。1953年统计,全国互助组超过700万个,覆盖了40%的农户。这么一来,单干干不下的活儿也能干了,粮食产量1952年就涨到16392万吨,比1949年多了5000多万吨,增幅超40%。 土地搞定后,水的问题摆上了台面。中国农业靠灌溉吃饭,可1949年全国能灌溉的耕地不到16%,大部分田地靠天收。五十年代,政府下了血本搞水利。从1950到1979年,全国修了8万多座水库,大小渠道挖了几十万公里。像河南的红旗渠、河北的潘家口水库,都是那时候硬干出来的。到1979年,全国灌溉面积从2.4亿亩涨到7亿多亩,占耕地比重翻了两倍多。 水一通,粮食产量立马有反应。灌溉条件好的地方,稻子能种两季,麦子收成也稳了。1957年粮食产量到19507万吨,比1949年多了7000多万吨。虽然1958年大跃进瞎折腾了一阵,产量掉过,但水利这底子打下了,后头增产才有了保障。1970年代,灌溉面积继续扩大,每亩产量也从五六十公斤慢慢往上蹿。 光有地有水还不行,种子也得跟上。1949年那会儿,农民用的种子都是老品种,抗病差、产量低。五十年代末,国家开始推良种,农业科学院弄出一堆高产种子,像矮秆水稻、杂交玉米这些。1960年代,袁隆平开始搞杂交水稻,虽然1979年还没全国铺开,但地方上已经有些试验田产量翻倍了。比如华南的双季稻,亩产从200公斤蹦到400公斤,效果立竿见影。 良种推广不是光发种子就行,农业技术员得下乡教。1950年代,全国建了上万个农业推广站,技术员走村串户,手把手教农民选种、育苗。到1979年,高产品种覆盖了全国80%的粮田。种子一换代,每亩增产几十公斤很常见。加上化肥用量从1949年的几万吨涨到1979年的1000多万吨,粮食产量蹭蹭往上走。1979年33212万吨里,良种和化肥至少贡献了三分之一。 再说机械化,这也是增产的大功臣。1949年,全国拖拉机不到1000台,农民种地全靠手刨肩扛。五十年代,国家开始造农机,到1979年,拖拉机数量超过70万台,大中型机械加起来200多万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这些地方,拖拉机一轰鸣,耕地效率高了好几倍。机械化不光省力,还能赶农时,春耕秋收不误点,粮食自然多打不少。 当然,机械化1979年还没铺开到全国,南方水田多,机器不好使,靠人工的地方还是主流。但在大粮区,机械化已经显出威力。1978年,全国机耕面积占耕地三分之一,每亩产粮比手耕高出20%到30%。这数字一加,1979年33212万吨里,机械化也掺了一脚。 咱们算算账。1949年粮食11318万吨,耕地13亿亩,每亩平均87公斤。1979年产量33212万吨,耕地增加50%到60%,按上限算大概20亿亩,每亩产粮166公斤,翻了一倍还多。耕地面积涨了不到一倍,产量却涨了近两倍,靠的就是水利、良种、化肥、机械这些硬招。刨去耕地增加的50%到60%,每亩增产全凭技术进步和农民死干,实打实的成果。 农民不光出力,还得适应新政策。农业税、统购统销这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可没办法,为了国家有粮吃,他们硬挺着。1979年产量上来了,日子也好过了点,但比起城里人,农民还是苦得多。这增产的193.44%,是他们用命拼出来的。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