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省委副书记的家遭到偷窃,小偷翻遍家里所有角落,最终带着战利品,扬

浅笑对风吟 2025-04-22 17:22:32

1990年,一个省委副书记的家遭到偷窃,小偷翻遍家里所有角落,最终带着战利品,扬长而去,堂堂省委副书记家里遭盗窃,警方接到报案当即展开抓捕,然而当小偷被抓获后,结果却令人感到意外。 郑培民1943年7月23日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也就是现在的梅河口市。他家境普通,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几件。小时候,他就在煤油灯下读书,纸笔简单,但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考上了吉林大学物理系。1962年,他踏进大学校门,穿得跟其他学生没啥两样,布衣布鞋,手里总攥着课本。那时候的他,没啥背景,就靠勤奋和脑子,1968年顺利毕业。 毕业后,国家号召青年下基层,他也没啥怨言,直接穿上军装去了部队。站岗、训练,苦活累活都干过,后来1970年被分到湖南湘潭电机厂。从技术员干起,他跟工人混在一起,机器坏了他就上手修,手上油污一抹就是一整天。工友们看他踏实,慢慢把他当自己人,后来他还被提拔成了管理人员。别看职位高了,他还是老样子,食堂吃饭跟大家挤一桌,谁有啥困难他都记在心里。 1981年,郑培民有机会去清华大学进修,学经济管理工程。那会儿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学习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晚上宿舍灯老是亮到半夜。学成回湘潭后,1983年他当上了市委副书记。工作上,他不坐办公室,喜欢往乡下跑,看看水渠修得咋样,村里的卫生条件能不能再改善点。工厂里,他也常去,搞技能培训,帮工人上手新设备,忙得脚不沾地。 1990年,他调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书记。那地方山多路烂,他一趟趟往村里钻,调研时跟村民一块儿蹲地上聊发展。推广新农具、修山路,他带着大家伙儿干,硬是让穷山沟有了新模样。1992年,他升任湖南省副省长,管农业和教育,办公桌上全是规划书,但他还是常提着包下乡,看学校修得咋样,农田灌溉有没有问题。1995年,他当上省委副书记,负责宣传工作,走街串巷,手里老拿个笔记本记民情,生活却简单得不行,骑个自行车就去上班。 1990年,郑培民家被偷的事成了个大新闻。那天晚上,小偷溜进他家,估计想着“大官”家里怎么也得有点值钱货吧。可翻了一圈,抽屉里就几本文件,柜子里是旧衣服,床底下连个像样的盒子都没有。最后,小偷在桌上找到个纸包,里面装着4000元现金和两条烟,合计也就这点“战利品”,只能灰溜溜走人。郑培民回来发现东西少了,立马报了警。警方动作快得很,没几天就在城郊把人抓住了。 审讯时,小偷自己都纳闷,说没想到一个省委副书记家这么寒酸。那4000元是公款,烟还是别人送的谢礼,根本没啥私产。这事一传开,大家都傻眼了——这年头,谁见过这么清贫的高官?案子破了,赃物追回,郑培民也没多追究,继续埋头干活。可这事儿却像一面镜子,把他的为人照得清清楚楚。 盗窃案之后,郑培民没受啥影响,照旧忙工作。第二天他就去田里看水稻收成,又跑学校检查课桌齐不齐全。2001年,他当上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还是老习惯,走路上班,手里提壶茶,跟同事聊政策。他常年跑基层,公文包里塞满笔记,衣服上总有土。去山区扶贫,他爬山路看项目落地;进工厂,他盯着生产线,确保政策不打折扣。 他生活上抠得很,家里沙发旧得露线头,饭菜也就是青菜加米饭。同事劝他歇歇,他总说民生的事不能拖。2002年3月11日早上,他和平时一样早起,准备去单位。结果刚坐下看文件,心肌梗塞发作,倒下就没醒过来,年仅59岁。消息传出去,长沙街头挤满了送行的人,村民、工人、学生都来了,眼泪止不住。他的遗物里,有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注意不要闯红灯”,简单得让人心酸。 郑培民走后,他的故事没被忘。湖南不少地方立了碑纪念,大家路过时总会提起他。他的清廉不是装出来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干出来的。从工厂技术员到省委副书记,他没靠关系爬上去,全凭实打实的成绩。他管过农业、教育、宣传,每一步都想着老百姓,房子没换新的,存款也没攒下多少,连小偷都看不上他家。 那场1990年的盗窃案,像个放大镜,把他的为人摆在大家面前。小偷失望走人,却让人们记住了一个不一样的官。他的日记里没啥豪言壮语,全是干实事的心得。他去世时,送行队伍绵延几里,不是因为他职位高,而是因为他真把老百姓放心里。

0 阅读:1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