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7年开始,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定于大选翌年的1月20日举行,若当天为星期日,则顺延至1月21日。 早年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日期可没个准谱。1789年,乔治·华盛顿第一次当总统,宣誓那天是4月30日。为啥这么晚?那时候交通不便,选票统计靠人工,得拖好几个月。到了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上台,日子定在了3月4日,后来这就成了老规矩。可3月初的华盛顿冷得要命,风雪交加是常事儿。1841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就倒了霉,他在寒风里讲了快俩小时的话,结果没多久就得了肺炎,成了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短的总统。这事儿一出,大家都觉得,这日子得改改了,不然新总统还没干活就先病倒了。 到了20世纪初,美国人终于坐不住了。1933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第二十修正案,1937年正式生效,把就职典礼的日子改成了1月20日。为啥这么定?主要是想让新总统早点上岗。原来的3月4日,离11月大选隔了四个月,新旧政府交接慢得像乌龟爬,遇到大事根本反应不过来。1月20日能把这空窗期缩短到两个多月,效率高多了。加上1月的天气比3月稍微暖和点,也不至于冻得总统直哆嗦。还有个小细节,如果1月20日是星期天,就推到1月21日,为的是尊重宗教习惯,不在安息日搞大仪式。这修正案一出,美国政治节奏算是彻底变了样。 1937年以后,第一位按新日子就职的总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那年他连任,正赶上大萧条最糟的时候,他在演讲里扔了句“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希望。1961年,约翰·肯尼迪上台,年轻帅气,讲了那句“别问国家能为你干啥,问问你能为国家干啥”,直接把全国的年轻人鼓动得热血沸腾。1981年,罗纳德·里根上来就说“政府不是万能的,反而是个麻烦”,这话听着简单,可后面他的政策真就照着这思路走了。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成了首位黑人总统,那天的演讲全是希望和变革,听得人心里直痒痒。到了2021年,乔·拜登上台,疫情还没散,政治也乱糟糟,他讲了个“团结”的主题,算是给美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些总统的演讲风格各异,但都抓住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思。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可不光是新总统上台那么简单,它是个大舞台。核心环节是宣誓,新总统得在首席大法官面前把手放圣经上,说“我要忠实履行职责”。这短短几句话,代表着权力从上一任平稳过渡到下一任,挺能体现美国民主的稳当劲儿。宣誓完了就是就职演讲,总统得趁这机会跟全国人民聊聊未来四年想干啥。之后还有游行和舞会,热闹得像过节。游行是总统和老百姓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舞会则是给政治圈和富豪们露脸的地儿。这些仪式加起来,不光是政治交接,还成了美国文化里的一张名片。 说起就职典礼,总少不了点意外和笑话。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上台,庆祝太嗨了,一群人冲进白宫,把地毯踩烂,盘子摔碎,最后还得把他从窗户里弄出去平息骚乱。1865年,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讲讲得那叫一个深沉,可当时没啥人捧场,后来才被捧上天。1961年,肯尼迪请了个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来朗诵,结果太阳太刺眼,老头儿看不清稿子,干脆背了首别的诗,场面有点尴尬又有点暖。2017年,特朗普就职,媒体和白宫为观众人数吵翻了天,还整出个“另类事实”的梗。这些小插曲听着好玩,也让人觉得这典礼真挺接地气。 1月20日定下来后,美国的政治节奏明显加快了。新总统上台早,能赶紧处理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比如罗斯福1937年就职后,立马推新政救经济;奥巴马2009年上来就得应对金融危机。但这日子也不是没毛病,1月华盛顿还是冷,有时候雪一下,户外活动就得缩水。不过比起3月4日,已经算进步了。这日期的改变,不光是时间调整,还反映了美国人对效率和现实的追求。 就职典礼还不只是政治事儿,它照出了美国社会的模样。1963年,林登·约翰逊在肯尼迪遇刺后仓促就职,全国还沉在悲伤里,那次典礼低调得不行。2001年,小布什上台,9·11还没发生,气氛轻松得很,可没几个月国家就变了天。2021年,拜登就职,国会山骚乱刚过,典礼上武警比观众多,看着都让人捏把汗。每一次就职典礼,都像个时间胶囊,装着那时候美国人的心情和期待。
自1937年开始,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定于大选翌年的1月20日举行,若当天为星期日,
爱吃凉历史
2025-04-22 16:53:42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