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刘青山被处死,十几年后,他的大儿子考上了石油学院,却因政审被拒,于是

爱吃凉拌菜 2025-04-22 16:50:00

1951年,刘青山被处死,十几年后,他的大儿子考上了石油学院,却因政审被拒,于是,他和弟弟找到了举报者李克才,想翻案。   1951年,一个平凡的冬日,刘青山被押上了刑场,站在他面前的,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此刻却举着黑洞洞的枪口,随着一声令下,子弹穿过了这位英雄的胸膛,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也染红了他曾经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   1948年,刘青山从沙场归来,被任命为天津市的最高长官,那时的天津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青山理应带领人民重建家园,可是,当繁华的都市生活向他招手时,他却渐渐迷失了方向。   权力的滋味是甜美的,尤其是对一个从小吃了不少苦的人来说,慢慢地,刘青山开始变得贪图享受,他大手大脚地挥霍公款,搞各种豪华宴请,还在私下里勾结商人,倒卖物资,一时间,风言风语在天津城传得沸沸扬扬。   终于,一位叫李克才的老党员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直接找到刘青山,指出他的种种错误,希望他能及时收手,然而,已经尝到甜头的刘青山哪里肯听劝告,他不仅置之不理,还变本加厉地继续贪污受贿,李克才看出,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刘青山必将祸害党和国家,于是,他下定决心,向中央写了一封控告信,揭发了刘青山的所作所为。   控告信如一颗炸弹,在中央引起了巨大震动,毛主席勃然大怒,下令立即逮捕刘青山,并对他的罪行进行彻查,负责调查的人找到了刘青山贪污的大量证据,随后将他押上了法庭,面对铁证如山,刘青山低下了他曾经高傲的头颅,最终,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成了阶下囚,在万众瞩目中领受了死刑的判决。   行刑的那一天,狱警将刘青山押到刑场,不少人赶来围观,他们中有刘青山曾经的部下,也有他的家人,刘青山最后看了一眼泣不成声的妻儿,目光中充满了悔恨,他知道,自己辜负了党的信任,也辜负了自己的家人,子弹穿过心脏的那一刻,这位迷途的英雄永远倒下了,但他的家人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刘青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刘铁骑,二儿子刘铁甲,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儿子,他们无辜地背负了父亲的罪名,在世人异样的目光中艰难地成长,这个曾经的大家庭,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留下年轻的母亲独自抚养幼小的孩子们,刘青山用生命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但是,他可怜的孩子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转眼间,刘青山的大儿子刘铁骑已经成了一个斯斯文文的大学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北京石油学院,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挣脱父亲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时,一纸政审材料再次将他打入谷底。   招生办的老师看着刘铁骑的档案,脸色凝重,这个年轻人的成绩本可以让他进入任何一所大学,但他的家庭背景,却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刘青山,这个在十几年前被枪决的贪官,至今还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老师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铁骑坐在走廊里,心里忐忑不安,他隐约听见办公室里传来争论的声音,每一句话都似乎在宣判他的命运,他攥紧了拳头,感到一阵无力感袭上心头,父亲的罪行,就像一个诅咒,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这个烙印。   就在这时,刘铁骑灵机一动,他想起了那个叫李克才的人,就是他当年向中央告发了父亲的罪行,如果能说服李克才为父亲平反,或许就能洗刷父亲的罪名,自己也就能顺利进入大学了,想到这里,刘铁骑决定孤注一掷。   第二天,刘铁骑带着弟弟刘铁甲,找到了已经退休的李克才,看着眼前这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李克才心里五味杂陈,他还记得,当年的刘青山也是这般意气风发,可最后却堕落成了一个贪官污吏。   刘铁骑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恳求李克才能为父亲平反,还父亲一个清白,李克才听后,长叹一口气。   那时,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眼看着曾经的战友刘青山一步步堕落,心中的愤怒和不甘日益增长,他曾多次找刘青山谈话,希望他能迷途知返,但刘青山却置若罔闻。   李克才知道,再不采取行动,刘青山的贪腐行为就会祸害党和国家,他必须挺身而出,哪怕这意味着要与昔日的战友决裂,于是,他向中央写下了那封举报信,揭发了刘青山的种种罪行。   当时,不少人劝李克才收回举报信,说刘青山是革命功臣,应当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李克才心里也在剧烈挣扎,他明白,这一举报,很可能断送刘青山的前程,甚至危及他的性命,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知道,有些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最终,李克才还是按下了举报信上的红手印,他心里明白,这一印,不仅仅是为了惩治一个贪官,更是为了维护党的纯洁性。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施学文

施学文

5
2025-04-22 18:35

文理不通,逻辑混乱!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