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被逼迫陪葬,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唐高宗李治勃然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22 16:21:07

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被逼迫陪葬,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唐高宗李治勃然大怒,觉得这是在向大唐宣战,当即命令吐蕃立即把文成公主归还大唐,不料文成公主态度坚决,“我是不会回去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7世纪,放眼整个东亚大地,谁是老大?非唐朝和吐蕃王朝莫属了,这两个劲旅一个占据中原,一个占山为王,谁也不服谁,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各玩各的,可吐蕃王松赞干布不老实,非要去招惹大唐。   松赞干布一天到晚琢磨,怎么能跟大唐攀上关系呢?他灵机一动:我娶大唐公主不就得了!于是乎,松赞干布开始孜孜不倦地向唐朝皇帝求亲,第一次,被唐太宗拒了,理由是:就你那个小国,配不上我们大唐公主!   松赞干布不服气,又去求亲,结果还是被拒,这下他不乐意了:大唐凭啥瞧不起我?我偏要证明自己!然后他就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进了大唐的地盘,本想一鸣惊人,结果被唐军打得丢盔弃甲。   这回松赞干布乖了,知道自己斗不过大唐,可他还是不死心,非要娶唐朝公主,没办法,又去求亲,谁承想,这次唐太宗同意了!原来,大唐觉得与其和吐蕃天天打仗,倒不如结个姻亲,化干戈为玉帛。   于是乎,大唐挑了个叫文成的小公主,打发到吐蕃和亲,文成公主长得美,心地善,人又聪慧,一到吐蕃,松赞干布就被迷得五迷三道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她。   天天缠着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都快忘了自己是吐蕃王了,为了讨得文成公主欢心,松赞干布使出浑身解数,修了豪华的布达拉宫,派人到大唐学习先进技术,还鼓励百姓和汉人做生意,在这期间,文成公主可没少出力,凭借自己的见多识广,她给吐蕃带来了许多长安的新鲜玩意儿,深得当地人民拥戴。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琴瑟和鸣,吐蕃和大唐也相安无事,这原本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谁知,好景不长,短短几年后,松赞干布竟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了。   松赞干布走得突然,朝中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提议让文成公主殉葬,消息传到长安,唐高宗勃然大怒,当即派人去吐蕃,要接文成公主回家,谁知文成公主不肯回去,她深知此时若离开,恐怕会引发唐蕃战事,于是,她决定以身殉国,留在吐蕃,当好两国交好的纽带。   话说文成公主决定留在吐蕃,这在当时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吐蕃上下一片哗然,都佩服公主的勇气和胆识,而长安那边,唐高宗却气得跳脚,觉得吐蕃太不给面子,一时间,唐蕃两国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可公主心里明镜似的,她深知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两国的和平,于是,她开始游说吐蕃的大臣们,劝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她还给唐高宗写了封信,表明自己留在吐蕃是为了百姓,为了不让战火再起。   唐高宗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也不得不佩服公主的觉悟,再加上大唐本身也不想跟吐蕃闹僵,便按兵不动了,就这样,唐蕃两国相安无事了一阵子。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日子可不轻松,松赞干布走了,她成了孤身一人,还要面对吐蕃朝中的是是非非,但她从不言苦,依然尽心尽力帮助吐蕃百姓,她带去的农耕技术,让高原上的庄稼长得格外好;她传授的医术,让许多吐蕃人从病痛中解脱,渐渐地,吐蕃人都把公主当成了自家人,无不敬重爱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时局并不如公主所愿,吐蕃的一些大臣蠢蠢欲动,想要借机对大唐发动进攻,一次次地,文成公主极力阻止,甚至不惜与那些主战派决裂,就这样,她独自一人,支撑着吐蕃与唐朝岌岌可危的和平。   三十多年过去,文成公主的青丝染上了白霜,她虽然不能改变时局,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每当吐蕃有人提出要进攻大唐,总会有更多人站出来反对。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驾鹤西去,享年55岁,她的离世,犹如一颗巨星陨落,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伤中,成千上万的吐蕃百姓涌向布达拉宫,只为送公主最后一程,他们舍不得这位善良而坚强的王妃,纷纷痛哭流涕。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