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向前骑马路过一片尸体堆,突然发现其中一具“尸体”还在挣扎,他立刻命人将其救下,谁也没料到,这一举动竟挽救了一位后来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 秦基伟打小儿就是个苦命娃,他爹妈走得早,剩下他和哥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想吃顿饱饭都难,没办法,为了活下去,挖野菜、砍柴火,啥脏活累活都得干,就这样,秦基伟从小就练出了一身子硬骨头。 眼瞅着日子难过,秦基伟盼着能过上好日子,1929年,他才15岁就参加了红军,那是他第一次提枪杀敌,枪法准,胆子大,一来二去就得了老首长的赏识,给提拔当了副班长,这一下子,秦基伟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终于熬出头了! 可好景不长,1931年的黄安战役,差点儿就没把秦基伟给收拾了,那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到处都是炮火,到处都是死伤的战士,秦基伟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自个儿中了弹,伤得不轻,医疗条件差,伤口没法儿好好处理,没几天就发炎溃烂了,秦基伟烧得迷迷糊糊的,抬他的战士一看,这伤势恐怕是没救了,就给扔到了路边的尸体堆里,嘿,谁承想秦基伟命大呢,硬是给躺尸体堆里给躺活了! 这时候,徐向前带兵从旁边过,忽然听见有动静,走近一瞧,好嘛,还真有一个伤员还有口气儿,徐司令赶紧下令把秦基伟抬走,这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秦基伟醒过来的时候,只觉得浑身疼,跟散了架似的,可一想到自己还活着,心里那个高兴啊!从这以后,秦基伟铁了心,说啥也得好好干革命,决不能辜负徐司令的救命之恩。 伤刚养好,秦基伟就又重新回到了战场,打游击、发展根据地,打得日本鬼子是心惊肉跳,部队发展得越来越壮大,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秦老虎”,这秦老虎,打起仗来那真是虎虎生威,谁见了都要胆寒几分。 就这样,秦基伟一步步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抗日将领,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总能咬紧牙关,带着大伙儿渡过难关,这股子不服输的精神,让他收获了“咬牙干部”的美誉,大伙儿都佩服得不行。 抗日战争胜利了,秦基伟总算能喘口气儿了,谁曾想到,没过几年,朝鲜战场上又打起来了,这一回,作为志愿军第十五兵团的首长,秦基伟又得披挂上阵了。 那上甘岭一仗,打得是惊天动地,美国佬仗着先进武器,以为志愿军是个软柿子好捏,结果可好,在秦基伟的带领下,志愿军跟美军杠上了,四十多天里,硬是让美军前前后后折了个大头。 这一役,秦基伟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英雄无敌,真不是吹的,从此,秦基伟的大名就在美国人中间传开了,提起这位“秦将军”,没有不害怕的。 打完上甘岭,志愿军该打的仗也都打完了,这时候,秦基伟才算是真正地成了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但他可不敢松懈,训练起来更是严格,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常跟战士们说:“咱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时刻准备着为祖国流血牺牲,” 就是凭着这股子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秦基伟一路升到了大将军,还当了国防部长,不过啊,秦基伟这一辈子,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当年那个咬着牙不服输的小战士。 人哪,一辈子难免经历大风大浪,关键是,像秦基伟一样,越是艰难,越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只要肯吃苦、能战斗,没有啥困难是过不去的。 这位老英雄的一生,堪称是一部传奇,从一个苦命娃,到一代名将,这其中几多风雨、几多磨难,简直比得上一本厚厚的革命史诗。
1931年,徐向前骑马路过一片尸体堆,突然发现其中一具“尸体”还在挣扎,他立刻命
麻麻赖赖
2025-04-22 14:55: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