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迁就和包容,并不会换来真爱。因为过度的迁就和包容,只是一种折损自己的行为,并不能代表自己付出了真心。人的本能已经注定,折损式的去迁就包容对方,在做出让步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带着恨意,和潜藏着的绑架式交换。而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共同成长的基础上。
一直"惯着"的本质是失衡的付出,长久单方面妥协也会模糊自我边界。当一个人长期压抑自身需求来满足对方,很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产生怨恨情绪。这种相处模式,更可能的是培养出一种习惯性依赖而非爱情。过度照顾容易让对方将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形成"情感寄生"关系而非平等联结。我们的人性是非常复杂的,轻易得到的东西就并不会被珍惜。
任何健康关系的核心都是"相互",一段健康的关系更需要双向给予。相处当中需要通过沟通找到双方舒适区,而不是单方面妥协。例如在消费习惯上,可以共同制定财务计划而非无条件满足所有要求。而且一个人的吸引力源自于这个人的人格完整度,保持独立人格的伴侣会更具魅力。比如坚持自己的职业追求,同时支持对方发展,比放弃自我更能维系长久吸引。
其实当你在思考:“一直惯着”能否换来“真爱”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偏离了亲密关系所需要的“无条件的付出”了。这个时候你潜意识当中将付出视为投资,大脑的奖赏系统就会期待回报,这种心态反而容易导致关系紧张,就像讨好型人格的人容易让人讨厌一样。而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联结,也体现在共同应对挑战时。比如一起规划未来时坦诚交流焦虑,比单方面物质满足更能深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