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治丧委员会特地邀请亲属参加她的追悼仪式,然而,宋美龄得知消息后却给出了令人意外的回应:“骨肉虽亲,但大道为重,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以及父亲和总理的在天之灵,其他一切皆不足论。” 幼时的宋庆龄和宋美龄情同手足,1907年,两个女孩远赴美国求学,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姐妹二人相依为命,互相扶持,一同成长,宋庆龄作为姐姐,无微不至地照顾妹妹宋美龄,宋美龄也把姐姐视为精神支柱,两人同窗共读,无话不谈。 留学美国的岁月,是宋庆龄和宋美龄感情最为亲密的时期,她们共同分享对未来的憧憬,也为彼此鼓励打气,姐妹二人都立志学有所成,将来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她们都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对人生充满美好期许。 宋庆龄与孙中山相识后,被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博大胸怀所打动,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嫁给孙中山,成为他革命道路上的坚定支持者,宋美龄起初十分支持二姐的婚姻,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两姐妹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1920年,宋美龄相识了蒋介石,蒋介石对美貌智慧兼备的宋美龄一见倾心,展开热烈追求,宋美龄虽无意,但蒋介石锲而不舍,渐渐地,宋美龄被蒋介石的权势所吸引,她想,嫁给蒋介石,便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不顾姐姐宋庆龄的反对,执意下嫁蒋介石。 婚后,宋庆龄和宋美龄的感情降至冰点,宋庆龄眼看着蒋介石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叛徒,作为孙中山的遗孀,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她无法容忍妹妹助纣为虐,宋美龄则日益迷恋权力的滋味,对姐姐的谏言置若罔闻,姐妹二人频频争吵,渐行渐远。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宋氏姐妹纵然政见不合,但在民族危亡之际,仍携手共赴国难,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为抗日宣传奔走呼号,宋美龄则在重庆积极活动,四处为抗战筹款。 1940年,应宋美龄之邀,宋庆龄赴重庆小住,姐妹二人暂时放下成见,共商抗战大计,她们一同参加慰问演出,激励军民士气,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当年留美时的亲密无间,然而,好景不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宋氏姐妹在难童救助的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宋庆龄主张援助各地儿童,宋美龄则认为应听从国民党的统一安排,姐妹感情再起波澜,抗战胜利后,二人渐行渐远。 1949年,国共内战以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宋美龄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而宋庆龄则选择留在大陆,从此,三姐妹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岁月流逝,宋庆龄对妹妹的思念与日俱增,她时常凝望着那张宋家全家福,回忆起儿时与妹妹的点点滴滴,每逢佳节,宋庆龄都会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打听宋美龄的消息,她叮嘱身边人,若宋美龄来大陆,一定要以最高规格接待,然而,造化弄人,姐妹重逢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1971年,宋家长子宋子文在美国去世,尼克松总统邀请宋氏三姐妹赴美参加葬礼,这是她们阔别多年后重聚的绝佳机会,宋庆龄欣然应允,宋美龄也登上了飞往美国的专机,然而,就在宋美龄的飞机抵达纽约上空时,蒋介石的一纸电报打破了这场盼望已久的重逢,在蒋介石的逼迫下,宋美龄黯然返回台湾,宋庆龄也因故未能成行,姐妹重逢,终成泡影。 宋庆龄晚年身患重病,每日以泪洗面,然而,思念妹妹的情绪却丝毫未减,弥留之际,宋庆龄紧握着宋美龄的照片,呓语着妹妹的名字,她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若有机会,一定要把自己的牵挂转达给宋美龄。 1981年5月,宋庆龄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宋美龄悲痛欲绝,然而,种种政治考量让她无法赴大陆参加姐姐的葬礼,她只能在台北秘密设灵,以泪洗面,日夜祷告,祈求姐姐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治丧委员会特地邀请亲属参加她的追悼仪式,然而,宋美
麻麻赖赖
2025-04-22 14:3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