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美国投资人、欧洲太平洋资本CEO兼首席经济学家彼得·希夫说,中国需

谦语话书风 2025-04-22 11:48:50

4月20日晚,美国投资人、欧洲太平洋资本CEO兼首席经济学家彼得·希夫说,中国需要美国消费者。   美国有3.4亿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4.4万美元。这远高于美国以外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但这完全是汇率的作用。   比如同样是购买一件价值10美元的T恤,在美国国内消费者眼中,这或许只是日常消费中的一笔小开支。   但如果将这件T恤放在其他国家市场,换算成本国货币后,价格可能远超当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并非是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强得惊人,而是美元汇率虚高带来的错觉。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长期以来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特殊地位赋予其“嚣张”的汇率优势。   凭借着美国强大的军事、政治影响力,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建立的石油美元结算机制,全球贸易大量以美元计价结算。   各国央行也需储备大量美元以保障国际贸易和金融稳定,这使得美元需求居高不下,汇率长期被推高。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消费者人均4.4万美元的年收入,不过是美元在汇率加持下的“数字游戏”。   然而,汇率优势营造的“虚假繁荣”无法掩盖美国消费市场的真实状况,美国国内物价水平与高汇率挂钩,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高昂,消费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被严重挤压。   例如美国的医疗费用,一场普通的手术费用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美元,民众在这些刚性支出后,用于购买进口商品的资金大幅减少。   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倾向于借贷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债务压力如影随形,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消费能力将大幅下降。   这种建立在高汇率和债务基础上的消费市场,实则是脆弱不堪的。   反观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也在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与东盟、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本质上是为了服务其政治目的和背后利益集团。通过夸大美国消费者的重要性,试图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动,为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制造舆论声势。   但这种忽视汇率因素、脱离实际的观点,既不符合中美贸易互利共赢的本质,也无法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潜力,完全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稳步前行,不会被这种不实言论所左右。

0 阅读:108
谦语话书风

谦语话书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