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魏德友返乡探亲,因相貌英挺惹得说亲的姑娘踏破门槛。

纯情如雪 2025-04-22 10:30:29

1964年,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魏德友返乡探亲,因相貌英挺惹得说亲的姑娘踏破门槛。他气定神闲地撂下一句话:“要嫁给我,得应我一个要求!“谁知话音未落,大半姑娘扭头就走。 1964年,鲁西南的村庄里,24岁的边防战士魏德友探亲归来,长得英俊又带着军人的硬气,媒婆带着姑娘们挤破了门槛。可就在大家热闹哄哄等着看他挑谁的时候,他慢悠悠扔出一句话:“要嫁给我,得应我一个要求!”谁也没想到,这句话一落地,屋里瞬间安静了大半,姑娘们扭头就走。 魏德友,1940年打山东沂水县一个普通农家出生。那年头,农村日子不好过,吃饱都费劲,更别提啥享受了。小时候,他就跟着家里干活,风吹日晒,硬是练出了一身硬骨头。1960年,20岁的他应征入伍,去了新疆边境。那地方啥样?戈壁滩、黄沙漫天,水都金贵得跟命似的,冬天冷得刺骨,夏天热得喘不过气。可魏德友没啥怨言,四年下来,他在边疆站稳了脚,成了个顶天立地的战士。 1964年,魏德友好不容易攒了个探亲假,回到了老家。24岁,正当年少,长得俊不说,还是个军人,村里谁不眼热?媒婆们闻着味儿就来了,带着各家姑娘上门,家里热闹得跟过年似的。乡亲们也在旁边看热闹,猜着这小伙子会挑谁家的闺女。按说,这场面够他挑花眼了吧?可魏德友不慌不忙,心里早有了主意。他不是那种光看脸蛋就点头的人,他想要的,是能跟他一起扛得住苦的伴儿。 那天,相亲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媒婆说得天花乱坠。魏德友看着这阵势,开口了:“想嫁给我,得应我一个要求——能跟我一起去戈壁滩,耐得住那儿的风沙。”这话一出,屋里跟被泼了冷水似的,热闹劲儿没了。姑娘们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直接找借口走人了。为啥?戈壁滩那地方,谁不知道?风沙天天刮,喝水都困难,住的还是地窝子,跟鲁西南这田园日子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去那儿受罪啊? 就在大伙儿散得差不多的时候,一个叫刘京好的姑娘没走。她没啥花言巧语,就提了个布包,里头装着两双自己纳的布鞋,说了一句:“戈壁滩风大,我多带双鞋总用得上。”这话朴实,可里头透着股劲儿。她不怕苦,也不嫌条件差,就这么站那儿,平静又坚定。魏德友一看,这不就是他想要的人吗?能跟他一起吃苦,还不矫情。俩人没啥浪漫的你侬我侬,就这么定下来了,后来结了婚。 婚后,魏德友带着刘京好回了新疆。住的地窝子,啥都没有,风沙一刮满屋子灰,水得省着用,日子过得紧巴巴。可刘京好没抱怨,她一边适应这鬼地方,一边帮着魏德友料理家务。他出去巡逻,她在家收拾,孩子生下来也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俩人就这样,靠着互相撑腰,把苦日子过成了家。他们的闺女魏霞也在边疆长大,耳濡目染,学了爹妈那股子韧劲儿。 1984年,兵团连队撤了,魏德友有机会调到城里。那时候城市啥都有,谁不想去?可他没动心,硬是留在了戈壁滩。他说,这片地他守惯了,舍不得走。刘京好也没意见,俩人继续在这儿扎根。后来,孩子大了,他们还是没挪窝。到了2019年,75岁的魏德友还在巡边一线,腿脚不利索了,可心没软。他的故事传开后,感动了不少人,都说他是个真汉子,刘京好也是个好媳妇。 回头想想,魏德友那要求咋就吓跑了那么多人?说白了,戈壁滩的日子不是人人都扛得住的。风沙、缺水、荒凉,这些不是光靠爱就能解决的,得有真本事和真心才行。那时候的姑娘,大多想着找个男人过安稳日子,谁乐意去边疆吃苦?可魏德友不一样,他要找的不是只会享福的媳妇,而是能跟他并肩作战的女人。这要求听着简单,实际比啥都难。 魏德友和刘京好的故事,没啥轰轰烈烈,就是实打实的日子。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啥叫忠诚,啥叫坚守。他守着边疆,她守着他,俩人一起守着家。这不光是爱情,还有对这片土地的责任。魏德友不是啥大英雄,刘京好也不是啥传奇人物,可他们硬是把普通日子过出了味儿,让人佩服。

0 阅读:107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