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装一哥”到负债25亿!东易日盛咋就崩成这样了? 谁能想到,当年靠“透明装修

牧田看娱 2025-04-22 09:34:43

从“家装一哥”到负债25亿!东易日盛咋就崩成这样了? 谁能想到,当年靠“透明装修”火遍全国的“家装第一股”,如今竟成了业主讨薪、供应商堵门、股价暴跌的“暴雷专业户”? 最近东易日盛的糟心事一桩接一桩:负债超25亿、多地门店说关就关、老板被传跑路,连总部大楼都被拍卖抵债……曾经的行业标杆,咋就崩成这样了? 从街边小店到“家装第一股”,他曾重新定义行业 1997年,北京百子湾一间小店面里,东易日盛的创始人陈辉干了件“傻事”——把装修拆成八个环节层层把关,搞出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 那时候家装行业全靠“嘴皮子”报价,施工全凭工人“心情”,东易日盛的“透明化”像颗惊雷,一下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1998年,他们又搞出行业首个电子报价系统,把“拍脑袋定价”变成电脑自动算;2000年成立国内首个家装设计研究所,专门研究“怎么让房子更懂中国人”;2001年请意大利设计师组团队,用数码相机监控工地,把施工管得像工厂流水线……这些操作,让东易日盛从普通家装公司,一路杀成行业标杆。 2014年,东易日盛登陆深交所,成了“家装第一股”;2020年,全国143个城市开直营门店,年营收超40亿,小米都来投资,品牌价值飙到300亿——那时候的东易日盛,真是“家装界的华为”,连同行都跟着学他的模式。 从“闭眼赚钱”到“连环暴雷”,他踩了多少坑? 但从2023年开始,东易日盛的画风突然变了:北京、青岛、杭州的门店说关就关,无锡业主交了95%装修款,瓷砖都没铺完就停工;郑州门店被搬空厨具抵账,沙发堆得像垃圾场;员工更惨,北京、上海、武汉的人半年拿不到工资;700多家供应商被欠8500万货款,直接断供…… 为啥崩得这么快? 往深了看,全是“老本吃尽+步子太急”的锅。 首先,房地产“凉了”,家装行业跟着“感冒”。 东易日盛的生意和房地产绑定太深,前几年楼市火,装修需求跟着涨;这两年房子不好卖,新装修、换房装修的人少了一大半,东易日盛的订单直接腰斩。 2024年,公司营收从29.3亿暴跌到12-14.7亿,直接砍了一半还多。 其次,“重资产”模式拖垮了现金流。 东易日盛这些年疯狂开直营店,北京旗舰店、亚洲最大体验馆,看着气派,可房租、人工、库存全是“烧钱机器”。 2023年开始关店,15家店说关就关,2024年前4个月又关13家,闭店损失、员工赔偿像滚雪球,直接把公司拖进亏损——2024年净亏7.12-10.68亿,比前一年多亏了三四倍。 更要命的是,资金链早就“千疮百孔”。 截至2024年一季度,东易日盛账上只有3.39亿,要还的债却有3.93亿,缺口5000万;整体负债超25亿,净资产直接亏成负数。 连总部大楼都被拍卖抵债,成交价只有评估价的一半。 大股东的股份被司法冻结,小米也减持420万股“撤退”,这哪是“战略调整”? 分明是“火烧眉毛”。 暴雷背后,谁在“流血”?谁该反思? 最惨的是普通老百姓。 无锡那位业主,攒了半辈子钱装修,95%的钱交了,结果工地成了“烂尾楼”;武汉的员工,孩子要交学费、老人要吃药,工资拖了半年,找公司理论反被说“不理解战略”;700多家小供应商,有的是夫妻店,被欠几十万货款,连给工人发工资的钱都没了……这些人哪懂什么“财报”“退市”? 他们只知道:“我信了东易日盛的牌子,结果被坑惨了。” 行业更该警醒。 东易日盛不是第一个暴雷的装企,2024年已有63家装企破产,数量快追上去年全年;洪涛集团全员待岗,龙发装饰成都总店跑路……这些案例都在敲警钟:靠“扩张+负债”的老模式,在房地产下行、消费变理性的今天,根本走不通。 家装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把重心放回“服务”和“口碑”上——业主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装企的信誉也不是广告吹出来的。 现在东易日盛说要“卖楼找投资人”,可行业整体不景气,谁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就算能撑过退市危机,失去的信任还能找回来吗? 从“家装一哥”到“暴雷典型”,东易日盛的故事,既是一家企业的教训,更是整个行业的镜子——潮水退去时,只有真正“把客户放在心上”的企业,才能走得远。

0 阅读:0
牧田看娱

牧田看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