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主席与粟裕缘分始于瑞金苏区,后主席对其特别情感且着重栽培,粟缔造诸多军事奇迹。 粟裕来自湖南怀化会同。 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 1927年,粟裕加入了革命队伍,随毛泽东、朱德一起走上了井冈山。 1930年,蒋介石调集了10万大军意图彻底消灭红军。 毛泽东指挥红军逐步撤退至苏区中央区域。 粟裕所指挥的红二十二军在编成后被调入红十二军,化为六十四师。 由于装备简陋,其中大部分士兵手持的是土制的武器,甚至有部队仅能依靠梭镖作战。 红军通过不断转移,诱使敌军追击并进入预设的埋伏圈。 在这一过程中,粟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蒋介石调集的敌军目标明确,迅速向苏区中心进发。 而粟裕通过间谍活动和侦察,成功获取了敌军张辉瓒部队即将进入龙冈地区的情报。 为了确认敌军的动向,粟裕带领两名战士进入敌军阵地。 他们穿上敌军的制服,假扮成敌人部队的士兵。 粟裕与一名敌军军官的交谈中,巧妙地获取了张辉瓒部的行动计划。 粟裕掌握了敌军的动态,并将信息及时报告给了毛泽东与朱德。 毛泽东和朱德对粟裕的侦察报告非常重视,决定依据情报安排埋伏。 在粟裕的建议下,红军设下了圈套,引诱张辉瓒部进入龙冈地区进行决战。 龙冈四周地势险要,山脉密布。 张辉瓒部的军队确如粟裕所预料的那样,进入了红军的包围圈。 随着毛泽东下达战斗命令,龙冈山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战斗,敌军第十八师损失惨重,最终被全歼。 毛泽东派遣骑兵通讯员前往粟裕处询问张辉瓒是否被捕。 粟裕毫不犹豫地向通讯员表示,张辉瓒已经被包围,完全没有逃脱的可能。 不久后,张辉瓒终于被捕。 粟裕迅速将这一消息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大喜。 1946年,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兵力合并,共同开展战役。 毛泽东通过电报向他们下达命令第一仗必须打胜。 粟裕收到电报后,转向陈毅。 陈毅则不紧不慢地回应,称毛主席是想通过这一战向外界展示华中野战军的实力。 他表示已经准备了三套作战方案。 粟裕逐一查看这些方案,深入分析每个细节。 他选择了其中一套方案。 这一选择得到陈毅的认同,并迅速上报给中央。 毛泽东接到报告后,立即回电,询问方案是否与粟裕共同商议过,并对方案表示高度肯定。 毛泽东还在后续的电文中做出明确指示,交代了具体的战役指挥责任,并决定由粟裕负责指挥。 1946年12月,毛泽东再次发电示粟裕,要求歼灭蒋军的第69师。 粟裕根据敌情发展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派出24个团的主力,围攻敌军在宿迁、沭阳、新安镇一带的阵地。 经过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蒋军第69师被全歼。 毛泽东得知消息后,致电粟裕及陈毅,表示对胜利的高度肯定,并指示对所有参战将士进行嘉奖。 1946年7月至1947年9月,粟裕指挥的战役不仅包括苏中、宿北、鲁南等多个关键战斗,还成功歼灭了蒋军27万余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战结束后,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能力的军队。 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 1951年,粟裕正式赴京上任,成为总参谋部的核心成员。 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粟裕在总参的工作中不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尤其在空军发展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954年,毛泽东在与粟裕的谈话中宣布他为总参谋长,这一职务他担任了四年之久。 1955年,在我军实行军衔制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对他的军衔问题进行了讨论。 毛泽东表示,粟裕无论从战功、经历还是品德上,都应当授予元帅衔。 尽管如此,粟裕曾三度辞去最高军衔的请求。 最终,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毛泽东称其为“第一大将”。 尽管在1958年由于一些所谓的“教条主义倾向”而受到批判,但毛泽东对其依旧保持信任。 参考文献:[1]张皓.对1949-1950年解放台湾三度搁置之再探讨——以粟裕的努力准备和分析为中心[J].史学集刊,2019(4):4-18
1960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你的事
陌上伊人笑
2025-04-21 22:10:13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