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皖南事变中,赵凌波神秘失踪,一年后改名换姓参加新四军,不料却遇到了老熟人:“老实交代,是不是国民党派你来的?”
赵凌波时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作为一名走过小长征的老红军,赵凌波在新四军中的威望很高。皖南事变中,他率部与敌军浴血奋战。
但因为敌军人数太多,一纵伤亡很大,在这种背景下,赵凌波只能带着残部突围,期间,他遭到了国军52师的围剿。
在敌人的搜剿下,赵凌波成了国军的俘虏。
事实上,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指战员,远不止赵凌波一个人,甚至连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成了敌人的俘虏,不过大部分被俘人员,都没有投降。
许多新四军高级将领,更是宁死不屈,赵凌波却是一个例外,被俘后,他看不到任何希望,在他看来,只有向敌人投降,才是唯一的生路。为了苟且偷生,赵凌波就选择屈服,还说出了许多情报。
为了向敌人邀功,赵凌波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劝说其他新四军投降,敌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赵凌波带到了关押叶挺的监舍,让赵凌波劝叶挺投降。
见赵凌波向敌人屈服,叶挺气愤不已,对他骂了一顿就没再理他。赵凌波不死心,他原来是新四军一纵的副司令员,新四军的被俘人员之中,有一部分是他曾经的部下,赵凌波认为,劝不了上级,劝说下属投降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他的猜测也没有错。
尽管许多部下都不肯和赵凌波同流合污,但赵凌波知道一部分人的软肋,并以此为要挟,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有部分被俘人员,也选择了叛变。
可以说,在狱中,赵凌波的危害很大。
靠着出卖战友,赵凌波收获了敌人的信任,国民党给他钱,给他自由。后来,国民党见赵凌波已经无法给他们提供有用情报,认为他已经失去价值,就对他爱搭不理的,这让赵凌波十分郁闷。
叛变前,赵凌波在红军和新四军待了很多年,他知道我党最讨厌叛徒,尤其是像他这种出卖同志的叛徒。
已经当了叛徒的他,即便改邪归正,党组织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所以在赵凌波看来,他想活下去,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为此,他一直在寻找立功的机会。
1942年5月,国军5师在与新四军的冲突中,接连碰壁,占不到一点便宜。赵凌波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于是,赵凌波主动找到了国军5师,说他可以重新加入新四军,为他们搜集情报,并趁机索要好处。
国民党认为,只要赵凌波帮他们打胜仗,给他一点好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一口答应下来。赵凌波很高兴,他计划改名换姓,加入新四军7师19旅57团。
可赵凌波不知道,国军5师中,有很多地下党员,国军5师之所以屡屡失利,也和这些地下党员有关。
赵凌波计划打入新四军为国民党搜集情报的事情,也被地下党员知道了,他们就把赵凌波的计划,告诉给时任新四军7师代理师长的傅秋涛。
傅秋涛听说了赵凌波的情况后,十分看不起他,他认为,像赵凌波这种叛徒,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
傅秋涛就给57团发报,让他们多加留意,57团团长梁金华在召开团部会议时,就顺口提了一嘴。
另一边,赵凌波认为,他的计划非常完美,新四军不可能看出破绽,他已经想好了名字,做好了伪装。
但在报名参加新四军时,赵凌波碰到了昔日的老战友董南才,董南才时任57团2连指导员。团长召开团部会议时,董南才也参加了,他知道赵凌波是叛徒。
“是不是国民党派你来的?”董南才厉声问道。
看到老熟人董南才时,赵凌波知道,他的第一套计划已经失败,不过他早有准备。面对质问,赵凌波淡定地说:“我是趁敌人不注意,偷偷逃出来的。”
董南才本想出言反驳,可他担心赵凌波反抗,到时候无法将他活捉,就选择相信赵凌波的话。
赵凌波见状,也是放下戒备之心。
随后,董南才向团长报告这件事情,团长指示,把这个大叛徒押到师部,交给师长傅秋涛处理。
董南才就告诉赵凌波,师长想找他了解被俘人员的情况,希望他去一趟师部简单说一下。为了避免董南才怀疑,赵凌波只能不情不愿地跟他走一趟了。
前往师部的路上,赵凌波察觉到了异常,因为随行的人员太多了,尽管董南才声称这是为了保护他,但赵凌波却怀疑,这些新四军战士是在监视他。赵凌波认为,一旦前往新四军7师师部,他小命肯定不保。
不过这只是赵凌波的怀疑,他没有证据,为了试探董南才是否已经知道他叛变,赵凌波借口上厕所。
董南才担心他逃跑,就派了几个战士监视他。
赵凌波走到一个草丛中,并未解手,而是小心观察四周,结果就看到了监视他的几个战士。
赵凌波顿时意识到,他叛变的事情,已经被董南才等人知道了,不然的话,他上厕所,董南才就不会派人监视他。意识到这点的赵凌波,脸色十分难看。
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后,赵凌波回归大部队。
一行人走到无为的石涧镇时,赵凌波发现,这里距离国军驻地不算远,他就猛然脱离队伍,准备逃跑,但赵凌波跑了没多久,就被监视他的战士抓了回来。
赵凌波认为,到了师部,他难逃一死,就拼命反抗。
结果,赵凌波就被当场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