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的坏事!”两个月后,胡雪岩也满怀愤懑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临终前,他召集所有子女,严肃地告诫他们:“千万别靠近白虎!”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一方面是因为政见不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思维以及性格上差异。 左宗棠的性格是十分耿直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为人处事也是十分果决,李鸿章跟他基本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了。 李鸿章为人圆滑,极擅阿谀奉承的,单就这一点就让左宗棠对他十分看不惯了。 另外两人还有旧怨,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李鸿章被派去支援曾国荃,但是他没有去南京,反而去了浙江追击太平军的余部。 而这时侯的左宗棠正是浙江的巡抚李鸿章此举可以说是在挑衅左宗棠了,再怎么说,浙江都是左宗棠的地盘,李鸿章这说都不说一声直接带兵进入,左宗棠对他能有好脸才怪了。 在这件事发生后,左宗棠当即就上奏朝廷参了李鸿章一本,指责李鸿章“越境抢功”。 这事可大可小,只能说是礼尚往来,左宗棠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不过他们两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各自都看对方不顺眼。 不过要说让他们真正势同水火的,还是在收复新疆的问题上,1864年的时候,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慢慢的扩大自己的势力圈。 左宗棠的态度是很明显的,领土绝对不容有失,更不要说新疆地势特殊,如果真的失去了新疆,对于国家而言绝对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左宗棠立即上奏,希望可以出兵收回新疆,但是李鸿章却认为,新疆是个不毛之地,最多就是地域宽广了些,却不怎么产粮,失了也就失了,没什么重要的。 在他看来,海防才是更应该重视的,也因此,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关系也是越发不好。 而在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之后,李鸿章对左宗棠的敌意就更大了,大概李鸿章也没想到,在没钱没粮的情况下,左宗棠还能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的地位越来越高,李鸿章也就越发的把左宗棠看做是仇敌,更是想尽办法的给左宗棠使绊子。 而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成为了李鸿章开刀的对象,胡雪岩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商人,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到后来拥有了让慈禧都眼红的财富。 胡雪岩的聚财能力可见一斑,胡雪岩也很清楚,聚财容易,守财难,尤其是他这种拥有巨大财富的商人,很容易机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 于是,他也是竭尽全力的给自己找靠山,胡雪岩和左宗棠两人虽然性格上有差异,不过他们都是爱国的人。 在搭上左宗棠这条线之后,胡雪岩也是尽心尽力,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胡雪岩也是出钱出力。 左宗棠也是毫不吝啬的给他官职,一般的官员,看在胡雪岩背后的左宗棠的份上,是能不招惹他就不招惹他。 但是李鸿章却不一样,他拿左宗棠没办法,但是想要对付胡雪岩还是十分简单的,在左宗棠因为战事无暇顾及胡雪岩的时候,李鸿章就开始对付胡雪岩。 他认为左宗棠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就是因为胡雪岩的帮助,所以就对胡雪岩发难,胡雪岩的家产全部充公,最后郁郁而终。 这件事也让左宗棠大动肝火,李鸿章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更是让爱国爱民的左宗棠大怒,对李鸿章也从一开始的看不惯,倒后来几乎成为了死敌。 就算是在死前,他也仍然在大骂李鸿章,而胡雪岩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也是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可怖。 临终前说的,千万别靠近白虎,其实就是说不要靠近官场,在他看来,官场就是会吃人的,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会落得和自己一样的下场。 参考资料:罗志田.《晚清政治与中法战争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4.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所有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