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23岁的郁达夫去青楼,对老鸨说:“给我找一个年纪大,长得丑,没人要的

墟史往事 2025-04-21 11:42:10

1919年,23岁的郁达夫去青楼,对老鸨说:“给我找一个年纪大,长得丑,没人要的姑娘来!“不曾想,这句话最终成就了他。

20世纪初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状况依旧没有得到缓解,且局势十分混乱,一些有权有势的富贵人家便想着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过安稳日子。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很多年轻的公子哥、千金小姐们都被送到了当时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美国……

作为富二代的千金小姐、公子哥们,不得不在父母的安排下坐上前往日本等国家的列车或者邮轮、飘洋过海前往日本这个所谓的“避难所”。

在这种情况,郁达夫也前往日本,只是与那些富二代不同,郁达夫家境并不优渥,反而十分窘迫。

三岁的时候郁达夫便失去了父亲,靠着母亲一人干些小零工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从小缺少父亲的陪伴,母亲又忙于生计,郁达夫的童年生活十分悲惨,所以郁达夫的内心是极度缺爱的。

郁达夫虽然家庭贫困,却也十分努力上进,一直非常优秀,尤其是在文学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1913年,郁达夫跟随自己的兄长郁华前往日本留学。

当时日本有很多烟花巷柳之地,很多前往日本的中国富二代们都喜欢前往日本的青楼整日贪欢。

当时日本女性的地位普遍很低,大多数在青楼的女子也是生计所迫,不得已,这些女子让郁达夫生出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对于郁达夫,那些有钱的富家子弟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但是他们又时常嫉妒郁达夫的才学,郁达夫长相帅气、一身的书卷气,看起来温文尔雅。

郁达夫前往青楼只是想要找到一种归属感,对那些女子毫无非分之想,只是单纯的与那些女子谈论一些诗词之类的,这样的行为让那些富二代看了之后嗤之以鼻,说郁达夫是“假清高”。

对此郁达夫并没有解释,毕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再加上日本本地某些群众也瞧不起郁达夫,所以郁达夫在日本备受排挤,不仅要面对自己同胞的鄙夷,还要面对日本群众的冷嘲热讽。

这样的处境让身在异国他乡的郁达夫十分思念自己的故土,1919年,郁达夫已经在文学方面小有成就,可他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种种原因累积,导致郁达夫心情十分烦闷。

心情烦躁、无处宣泄的他决定前往日本一家青楼倾诉苦闷,当时虽然是傍晚,可那些青楼依旧亮着灯,灯光闪烁,青楼的老鸨穿着一身花花绿绿的衣服,浑身散发出廉价的脂粉香气。

老鸨在看到郁达夫的一瞬间,眼神立刻亮了,连忙上前招呼,可还没等老鸨说话,郁达夫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把你们这年纪大,相貌丑、没人要的姑娘给我找来!”

老鸨一听郁达夫这话,当即就愣住了,不理解一个长相帅气的年轻人为何提出这么奇怪的要求,可又实在不想到嘴的鸭子飞了,便一边招呼郁达夫上楼一边思索着上哪找这么一位姑娘。

忽然,老鸨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正是海棠,海棠确实算是青楼里面姿色最为平庸的女子,年龄也要比一般女子大得多,看到海棠,郁达夫再次生出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海棠比较腼腆,郁达夫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苦闷,海棠也将自己过往的遭遇告知。

海棠身世坎坷,原本家庭也算富裕,可局势动荡不安,土匪横行,海棠家中的财产被洗劫一空,一家人被土匪残忍杀害,海棠躲在一个不起眼的柜子,才勉强躲过一劫。

当时海棠尚且年幼,想要活着就得上街乞讨,可在乞讨过程中被人贩子盯上,导致海棠被卖到了青楼……

听着海棠的遭遇,郁达夫内心十分触动,他将自己写稿挣来的钱给海棠,并连连保证以后自己会时常救济海棠,海棠对这个仅见一面就如此善良的年轻人感激涕零。

而海棠的遭遇也给了郁达夫创作灵感,他开始将创作方向着重于描述那些贫苦大众,揭露社会的真实情况,以笔为枪,这样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那次前往青楼的经历成就了郁达夫,算是他创作方向的一盏指路明灯,而他的一生也因为那次经历改写变!

0 阅读:164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