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盐娘聂汝槐上山送盐,一军官却用淫邪的眼神盯着她的胸部“身上鼓鼓囊囊的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21 11:11:45

1929年,盐娘聂汝槐上山送盐,一军官却用淫邪的眼神盯着她的胸部“身上鼓鼓囊囊的是什么,把衣服脱出来看看。”随手后便伸手去碰,结果却沾了一手白粒子,军官往嘴里一舔,随后便大怒的“是盐,快抓住她。”

闪闪亮亮的红星中送盐的情节原型就是盐娘聂汝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有着这么一位不怕牺牲的女子,她多次巧记为红军送盐。从童养媳到妇女会委员,再到后来为革命牺牲,她便是盐娘聂汝槐。

1929年1月,盐娘聂汝槐刚下完会回家,妇女委员会主席已经在她的门口等着了。盐娘聂汝槐当对方拉进家门“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我?”

“是,可是很危险,如今山上面的战士急缺盐,没有盐,战士们的伤口处理不了,没有盐,战士们没有力气。可现在国民党军队正在封锁根据地,那里的情况十分危险,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我可以。”

送盐被发现了可不是小事,如何巧妙的将盐送出去呢?之前有乡亲们将盐藏进竹竿里,藏在粪桶的夹层里,还有的假装出殡送盐。可是无一例外都被查获了。

聂汝槐苦思许久,都未找到良策,可就在做饭时,在菜汤突然溅到她身上时。她突然就有了主意,她把大把洁白的盐放入清水盆中,静静的等着盐融化,而后把最厚的那一件棉衣浸入其中。

等到棉衣吸干了盐分后,又将它放在火上烤,一件“盐衣”终于制作完成了。在第二天的一大早,聂汝槐便穿着这一身棉衣,而后拿着一个菜篮子,就这样上山了。期间,她也遇到了军官的盘查,“干什么去?”聂汝槐冷静的说“去山上走亲戚。”

“篮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把篮子放下来检查了才能走。”聂汝槐故作不愿,可对方却早已粗暴的将篮子抢了过去,里面的蔬菜滚落了一地。

“军官们这下放心了吧,俺家里穷,走亲戚就只能带一些青菜和萝卜。”军官这才摆摆手,放任聂汝槐离去。

她就这样成功的上了山。“战士们,我给盐给带上来了。”井冈山上的同志们颇为疑惑“盐被你放在哪里了?”

聂汝槐便一把脱掉了身上的棉袄“都在衣服上呢,用水煮一煮,盐就出来了。”

照着这样的方法,聂汝槐又成功送了一次。可在第三次时,聂汝槐却被怀疑了,一方面她上山走亲戚的次数太多了些,另一方面当时的军官无意间将手伸在她的棉衣上,发现了上面的盐粒子,聂汝槐暴露了。国民党的反动军官将她绑到了李家祠堂,用扁担打,用火铲烙,可是自始至终聂汝槐都是守口如瓶。

茅坪坝,当时年纪轻轻的聂汝槐被枪杀了,时年21岁。

伴随着一场场送盐的发生,国民党方面也加大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同时贯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在1933年颁布了封锁匪区办法,甚至在各县设立封锁管理所,实行物质封锁,交通封锁,邮电封锁等。

包括种子以及牛马牲畜等都严禁输入革命根据地,生产货物也绝对禁止输出,取缔苏区附近的商贩。对于食盐,煤油的控制则是最严格的,禁止自由贩卖。各县政府甚至需要统一制备签名盖章,每户一张。临近中央苏区的地方,每人每日食盐都以四钱至五钱为度。

每户每次购买食盐不能超过五日之所需,当时的国民党希望通过这样的经济封锁,让革命地军民不能多存一粒米,一作盐,一勺水的补给,加速根据地经济枯竭,以此配合军事围剿政策。

0 阅读:676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