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7日,美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他不想再对华加税,理由是会导致

国际瞭望塔台 2025-04-21 10:48:28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他不想再对华加税,理由是会导致中美贸易破裂,他希望与中国在一个月内达成协议。

这是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以来,第一次以“示好”的态度来回应对中国的关税。消息一出,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中美关税战的转折点要到了。在这次互动中,特朗普表达了结束贸易战的关切,中方也把话挑明,在谈判方面给美方指出方向。 然而一天之后,特朗普又恢复了本色—— 当地时间4月18日,特朗普表示“中美私下谈判良好”,称如果中国没有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将继续加征关税,或者制定一些新规则。 之前的话还没焐热,后面的习惯性威胁又来了。 特朗普口中的“新规则”很可能是除关税之外,对华推出的新制裁措施。但很显然,中国对此也早有准备,无论不要美国的大豆和牛肉转头向巴西大量购入,不要波音的飞机,和法国的空客洽谈协议,重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与欧盟站到一起,欧盟宣布取消去年对中国车实施的加关税政策,改为对中国车制定最低售价。中国还连访多个东南亚国家稳定中方周边局势,都是打到了特朗普身上的痛点。 特朗普的政策让全美从上到下全部阶级遭受到了巨额损失。现在中方已经转从巴西进口大豆了,美国的农产品面临“无人可收”的情况。美国农民后悔给特朗普投票,担心关税战持续到秋天,农民都破产了。

不难看出三点信息,一是中方对美方的反制,让美国很受伤,其次,美方的霸权思维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尽管自己深受重伤,但依然想通过“极限施压”逼迫中国妥协,这也是特朗普一贯的对华立场。但与此同时,美方又想结束贸易战,但前提是中国主动服软与美方谈判,而美方不会低头。三是特朗普给出了期限,那就是一个月,如果中方没有动作,美方或将升级对华制裁。

但是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已经是“不靠谱”的代名词,打败特朗普的往往是明天的特朗普。这也让白宫开始慌了神,白宫担心,关税战如果要再打下去,他们无法确保特朗普会不会突然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说出无法弥补的言语。 因此,白宫当前已经开始考虑一个问题,特朗普夸夸其谈,东一榔西一锤,一旦造成严重后果,白宫需要有紧急情况下的挽救机制。因此,我们看到,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白宫正在意识到两个问题,特朗普的胡来很可能打乱白宫的计划与节奏,美国多家机构纷纷发出警告,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不断增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6日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刺激通胀暂时上升,且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因此,白宫需要制约特朗普的权利与态度,但第二个问题是,就是中国不让步,关税战赢不了。因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不管是对美“服软”,还是对美强硬,都可以形成某种带动效应,如果是前者,就方便特朗普对其他国家进行施压。但如今的情况是后者,中方的榜样力量,形成了反制特朗普的联盟。 中国硬扛美国,其他国家都在有样学样,对美变得强硬,典型的是日本,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是对美国非常顺从的盟友,但如今,在中国强硬反制的示范效应下,日本不仅是抛售美债最凶的那个,石破茂也是破天荒公开场合指责特朗普,明确表态不会在关税战上向美国妥协。特朗普在16日的日美谈判前亲自接见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但是从双方透出的信息看,赤泽并未做重大让步,与石破茂之前“不做重大让步”的表态基本相符。 日方在谈判中表示,因为日本国内大米短缺,日本一直在提高大米的进口量,所以日本考虑将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和大米作为让步。在汽车问题上,日方则要求美国取消25%的关税,因为日本一直对进口车实行零关税政策。 美国的关税政策对日本六亲不认,甚至希望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但引发了日本一直被压抑的对美国很复杂的抵触情况,而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成了特朗普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现在这些国家都有中国在前面挡着,知道特朗普现在需要啃下中国这块硬骨头,但中国的实力在这里摆着,并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已经准备好了打持久战。如果中国还在前面顶着,特朗普是没有精力与心思去与其他国家打关税战的,对75国的关税暂缓90天就是这个原因。 而各国都看的很清楚,中国的反击使得特朗普很焦躁,一天一个主意,中期选举并不遥远,他比每一个与他谈判的国家都更急于达成协议,尤其是美国国内反特朗普的势力越来越大,加州已经公开打响反特朗普第一枪,此外,从特朗普的竞争对手到普通美国民众,呼吁特朗普下台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强。

知名学者高志凯指出:“特朗普号称每天收20亿美元关税,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美国人现在发现这个关税都是自己付的,每次买东西上面都有关税,应该平摊多少等。所以这个关税是美国老百姓付的,特朗普实际上是在剥削美国老百姓。” 而这些问题,很多国家也看的很清楚,所以这也给了这些国家反拿特朗普一把、重拾尊严的机会,也有了更多的缓冲时间与空间。

美国是消费大国,中国是制造大国,到底谁才是甲方?答案必然是后者。两国的贸易与经济模式天然互补。美国想脱钩,但其实根本脱钩不了,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美国不可能生产中国的这些产品。”

瑞士最大的工业协会——瑞士机械、电气和金属行业协会副总监也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加征关税最大的受害者正是美国自己,瑞士希望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联系。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对中国商品深度依赖,限制进口反而成了一种自我伤害。 “最终,只有当一个国家遭受了足够多的自我伤害时,它才可能考虑软化立场,真正回到谈判桌。”法国外贸银行大中华区资深经济学家徐建伟说。 特朗普的表态反反复复,白宫已经成立工作组来应对,足以说明中美对抗,对大家都没有好好处,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虽释放出一定缓和信号,但一天之内又恢复本色,说明它真正的问题很严重,远不是一次关税战能解决的,真正推动中美贸易关系重回正轨,仍需美方拿出更多诚意。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频繁且紧密,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双方应有的选择。特朗普需要尽早终结这场关税战,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轨,特朗普团队在玩砸这场完全胡来的贸易战,避免把美国拖入深渊,特朗普或需要尽早回头了。

0 阅读:49
国际瞭望塔台

国际瞭望塔台

站在塔台之上,俯瞰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