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中国军人为了保卫家乡、保卫人民,去到了中越边境作战,这其中就包括王发坤。
王发坤是一个思想觉悟很高的人,他于1946年九月出生在贵州一个普通家庭中,虽然说王发坤家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有家人的照顾,他的少年生活过的也是很开心的,最让他感到幸福的是,他有一位深爱着他的青梅竹马李金花。
王发坤在22岁那一年正式报名参军,进入了部队,临走之前,他特地找到了女友,向她告别,李金花是一个很识大体的人,他向爱人做出保证说:“你安心去吧,我一定会等你回来的”。
为了给自己深爱的女人一个交代,王发坤出发之前,特意将两家老人聚在了一起,商定了他们的婚事,进入部队之后,王发坤的表现一直都非常优异,他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了副连长,一直到1974年时,王发坤才得到了回家探亲的机会。
回到家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爱人,并与她完婚,正式结为了夫妻,王发坤也很想在家多陪伴妻子几天,但是军令如山,他还没在家呆多久就回到了队伍。
他离开后,李金花便去到了王家照顾他的家人,由于王发坤的工作性质特殊,所以他和妻子总是聚少离多的,好在李金花非常理解自己的丈夫,在工作上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两人结婚几年后便相继生下了两个孩子。
王发坤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向朋友借了2000元钱,将家里的房子修缮了一下,他刚把房子修好,就接到了去越南打仗的命令,他本以为自己完成任务后便可以回家陪家人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意外来的那样突然,随着一声炮响,他死在了战场上,他牺牲的时候只有33岁。
王发坤牺牲后,部队辗转联系到了李金花,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并为她送上了烈士证明书、二等功证明和800元抚恤金。
得知丈夫牺牲,李金花崩溃地大哭了起来,几天后,部队的人在整理王发坤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他留给妻子的东西,并将这批东西送到了李金花手中。
李金花在这些遗物里看到了一封信,原来早在王发坤出发之前,他便已经意识到自己此行有危险了,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强调了那2000元借款。
看到丈夫的遗嘱之后,李金花便立即将部队所发的800元钱还给了债主,并坚持每年借钱帮丈夫还钱。
王发坤牺牲之后,周边的人都劝她改嫁,可是李金花却说能够嫁给这样一位丈夫她已经很知足了,她是绝对不可能会改嫁的。
李金花与丈夫是青梅竹马,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这些年里,她除了在帮丈夫还钱之外,还一直在寻找丈夫的下落。
由于战争爆发时信息闭塞且通讯不发达,所以李金花不知道丈夫被葬在了哪里,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28年后辗转找到了王发坤生前部队的老营长,并在他的帮助下,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看到了自己丈夫的墓。
彼时,距离王发坤牺牲已经过去整整28年了,李金花找了28年、也等了28年,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丈夫,找到丈夫后,她痛苦的抱住了丈夫的墓碑并嚎啕大哭了起来,向他诉说着自己这些年的心酸与委屈。
丈夫的牺牲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是当她被问到后不后悔让丈夫去参军的时候,她却表示丈夫是军人,这是他的责任。
李金花的孙子如今也进入了部队为人民服务,延续着王发坤的光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