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J.D.万斯将在2025年4月21日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此行不仅对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至关重要,也标志着美国与印度的进一步互动。万斯的访问目的明确,试图加强印美双边关系,并寻求在全球贸易重构中找到更紧密的合作空间。
正当万斯抵达印度之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发言。徐飞洪大使开门见山,针对印度政府关心的三大议题,作出了明确回应,直接向印度表明中方的立场。
万斯此次访问,原因离不开中美两国日益激烈的贸易竞争。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下,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度成为了受益者之一。美国的关税壁垒让一些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供应链,部分公司将生产线从中国转向印度。 印度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根据数据,印度制造业的GDP占比长期徘徊在15%左右,远低于中国的28%。
基础设施的不足、劳动力效率低下以及技术工人的短缺,都使得印度在“替代中国”的过程中步伐缓慢。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如苹果,其在印度的产能仅完成了预期的60%。 尽管如此,万斯此行依然对印度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美国副总统明确表示,希望印度能够借助美国的投资,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能力,同时美国还希望通过加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推动印度的经济增长。 印度能否快速解决制造业的困境,并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和经济合作同样不能忽视。徐飞洪大使在采访中谈到,中印两国近年来的高层交流逐渐恢复,特别是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
徐大使强调,中方愿意与印度继续深化合作,并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在经贸、人文和安全领域的全方位发展。 中国驻印度大使指出,当前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信任赤字”。这是由于近年来中印两国间的交流不足,导致了信息和认知的缺失。 我国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努力,徐大使表示,双方已经恢复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的对话,并且在媒体交流和签证问题上也在不断推进沟通。 中方表示,愿意通过互派记者和签证便利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徐飞洪大使明确指出,媒体是增强两国人民相互信任的纽带,积极推动两国民众之间的理解和对话,将是未来合作的重要部分。 印方的抉择? 对于印度来说,万斯的到来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莫迪政府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还是在与中国的传统合作基础上保持平衡。 印度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升温,尤其是在军事、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美国的关税政策给印度制造业带来了压力,而中国则在更早之前与印度建立了紧密的经贸联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的合作逐步加深。
徐飞洪大使的言辞直接而清晰,强调中印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超过分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今天,中印之间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 而美方的策略则较为复杂,印度在推动经济独立的过程中,必须面对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与战略压力。 对于莫迪来说,如何在这一国际博弈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印度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若过度依赖美国,印度可能会陷入更大的依赖困境,而忽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则可能失去更多的经济机会。 中方的关注 中国的立场十分明确:与印度的合作将始终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徐飞洪大使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中国愿意为印度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并通过加强双边经济合作来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特别是在农业、能源、电子产品等领域,中方愿意进一步加大对印度的支持。 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竞争中,展现了自己的开放态度和合作愿景,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潜力仍然巨大。印度如何平衡中美之间的复杂关系,将决定其未来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地位。 莫迪的关键性 万斯即将到访印度,带着美国的贸易利益与战略目标。中方的强烈表态和积极合作的态度,使得莫迪的决策愈加复杂。 印度的未来将取决于莫迪是否能够作出理智的判断,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并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
莫迪是一个聪明且清醒的领导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深刻影响印度未来的外交走向。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莫迪是否能够在中美之间找到最优解,在万斯访印后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