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乡镇女教师的婚恋修罗场有多残酷? 某乡镇中学教导主任掰着手指头算:全校32个未婚女教师,18个卡在30+岁门槛,7个直奔35岁生死线。最魔幻的是,这些手握铁饭碗的知识女性,正被自己的择偶标准困成"黄金剩斗士"。 婚恋鄙视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教师看不上同校男老师,派出所新来的民警刚露面就被七八个红娘盯梢,卫生院的医生入职当天就被小护士"挂号预定"。有个教语文的姑娘坦言:"我要找的是能带我走出乡镇的梯子,不是搭伙过日子的板凳。" 现实却啪啪打脸。 乡镇婚恋市场流通的优质男不足公务员招考报录比,偶尔闪现的体制内单身汉,早被全镇适婚女性拉进二十个相亲群围猎。更残酷的是,北上广的精英男根本不会回流,留下的多是考编三次落榜的"小镇错题本"。 有个教数学的36岁女教师让我醍醐灌顶:"我们不是嫁不出去,是放不下'编制优越感'。总觉得自己端的是金饭碗,对方至少要捧个银盘子。"但婚姻从来不是职场晋级赛,当她们在教案本上勾画完美配偶时,真正的好男人早被会炖汤的幼师、懂撒娇的护士截胡了。 所以问题来了:结婚到底是找合伙人还是找救世主?那些死磕"门当户对"的女教师们,到底在等一个真命天子,还是在等自己认命的那个瞬间?
蔡正元发文指出,清华大学有不少教授是亲美的,建微信群时规定不能说美国坏话。清华
【1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