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不务正业”的校长,数千名家长联名投诉,要求教育局将其罢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校长,竟然在512特大地震时,创造了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迹。 2011年6月27日,一则简短的新闻打破了四川的宁静——"最牛校长"叶志平在成都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享年57岁。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就在三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中,正是他创造了让2300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的"96秒奇迹"。 "他仿佛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许多网友这样评价叶志平,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就像早已预见了那场灾难的到来。 然而在地震发生前,叶志平的"不务正业"却饱受争议。1997年,他刚刚升任桑枣中学校长,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一栋建于80年代的实验教学楼上。这栋楼因为没有找正规建筑公司,且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楼梯的栏杆摇摇晃晃,楼板中的缝隙竟然填充的是水泥袋,大楼的承重柱也不合标准。 "教学楼不建结实,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这句话成了叶志平心中的紧绷的弦。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持久战。 为了获得改造资金,叶志平开始了漫长的"跑部钱进"之路。他三番五次跑到教育局,今天要几千,明天要几万,不批下来就坐在办公室不走。有时候他甚至自费请客托关系,只为让审批的资金尽快到位。 在他的坚持下,学校的实验教学楼先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第一次拆除了质量很差的厕所楼,在安全处重建;第二次将水泥板中的纸袋去除,实实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第三次则是将承重柱从37厘米加粗为50厘米,并重新处理了楼外的大理石贴面。 工程中,叶志平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常常惹恼工人。当工人抱怨他太较真时,他只是笑笑说:"辛苦一下,毕竟都是为了孩子们。" 2005年,叶志平又开始了另一项"不务正业"的工作——组织紧急疏散演习。他自学相关知识,设计专门的疏散方案,为每个班级安排固定的撤离路线,在楼梯拐弯处安排教师值守防止踩踏,每周二还开展安全知识课程。 起初,演习每月一次,后来增加到每周一次,而且特意选在下课时间进行,以提高难度。桑枣中学也因为频繁的警报声在当地出了名。 这些做法引来了强烈反弹。有家长抱怨:"学校天天制造噪音,孩子们正在学习的重要阶段,怎么能静下心来?"上千名家长甚至联名投诉,要求教育局罢免这位"不务正业"的校长。一些老师也认为频繁的演习耽误了正常教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汶川特大地震如猛兽般吞噬着一切。此时叶志平正在外地办公,听闻消息后,他立即让司机全速驶向学校。 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倒塌的房屋、扬起的尘埃和惊恐的人群。撕心裂肺的哀嚎声充斥着每个角落,叶志平的心也随之揪紧。他脑海中闪过最坏的画面:如果教学楼塌了,如果孩子们被埋在废墟下...越想越害怕,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衫。 当车子接近桑枣中学时,远远地,叶志平看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景象:操场上,两千多名师生排列整齐,仿佛只是在进行一次普通的集合演习。 "96秒,全校师生撤离完毕!"见到叶志平,值班主任激动地报告道。 叶志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年来的上百次演习,终于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派上了用场。然而,他还是不放心,立刻拿起点名册,一个一个地核对。随着一声声"到"的回应,他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 学校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学校的一些教学楼也出现了部分坍塌,成为了危楼。但令人惊讶的是,那栋被叶志平反复加固的实验教学楼,竟然岿然不动。 很快,焦急的家长们纷纷赶到学校寻找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们安然无恙,曾经对叶志平意见最大的家长们此刻却泣不成声。 "娃娃们都没事,一根汗毛也没少!"叶志平激动地向家长们喊道,声音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那些曾经联名投诉他"不务正业"的家长们,此刻纷纷向他致谢。有人激动地握着他的手,有人甚至跪下来表达感激之情。而叶志平看着那些幸存的孩子们,内心暗自感叹:"幸好坚持下去了。" 确认学校安全后,叶志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立即加入到救灾行列中,带领老师们为政府卸下救援物资100多吨,亲自搭建临时校区。为了不耽误学生参加中考,他还组织老师们建立了临时辅导班,为学生们讲解题目。 然而,命运似乎与这位英雄开了个玩笑。就在汶川地震过去仅仅三年后,2011年6月27日,57岁的叶志平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学生和学校。
他是最“不务正业”的校长,数千名家长联名投诉,要求教育局将其罢免,但令人意想不到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21 00:43:5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