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住失衡是大多数打工人的痛,要么每天在通勤上花1-2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要么在办公地附近租个老破小或干脆住在房车里——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没得选。 全国58个城市有地铁,但这改变不了45个主要城市里,只有勉强一半的人能实现5公里以内的短途通勤,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不足一半的人有此等待遇。 甚至我们看到了,住在天津工作在北京、住在苏州工作在上海之类跨省通勤,至于住在燕郊在北京上班,住在惠州在广州或深圳上班,这样的双城生活,不是人人都想要。 也不是没有成功范例,比如深圳,深圳高达60%的5公里幸福通勤率,是打工人选择在单位附近租房而不是买房,单位搬迁或换了工作那就换个地方租房,深圳的住房自有率不高正是如此。 各大城市对通勤距离的敏感度,由高到低是深圳、上海、成都和北京,任谁都知道,在上述城市,每日通勤有多难。 城市扩张并非坏事,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更是众望所归,但代价不能全由打工人默默承受,外围新城沦为睡城究竟打了谁的脸? 城市抢人大战日趋激烈,城市抢人的目标是让人“留下来”,而不是“跑起来”。 当大量的新城市市民,享受不到城市交通配套的便利,大把的时间耗用在每日通勤上,又谈何归属?
时间都去哪了?超千万人每天通勤超1小时
数据读城
2025-04-20 22:47:07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