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农民来到济南军区,他询问士兵道:“你们的杨司令在吗,我找他有事。”士兵反问他:“你是什么人,你找我们杨司令有什么事情。” 1971年啊,那可是中国社会玩得一手“大变活人”的好戏,历史这家伙就像踩了香蕉皮,在矛盾的泥潭里溜冰,慢悠悠往前蹭。那时候,日子就像过山车,动荡和希望手拉手在空中飞,让人心惊胆战又满怀期待。“乱世出英雄”,这话不假,那时候的地界儿,随便拉个人出来,他的故事都能拍部连续剧。济南军区呢,就像是那时候的“安全小岛”,不光是国家防御的大牌守门员,还是不少革命同志心中的“老家”。 某天,太阳热得跟火球似的,济南军区大门外头,热浪跟紧张的气氛搅和在一起。就这么着,一位穿着补丁衣服的老农民,迈着步子跟踩棉花似的,一步三晃地往哨岗那儿挪。他虽然瘦得跟竹竿似的,但那股子劲儿,好像能把时间都扛起来。他到了士兵跟前,嗓子跟砂纸似的,但话说得倍儿清楚:“兄弟,你们那杨司令在不?我有点私事儿得跟他唠唠。”士兵们瞪大眼睛瞅着他,其中一个小子憋不住问:“您老是哪位?找咱杨司令干啥来了?” 老头抬起眼皮,那眼神深沉得跟老江湖似的,一看就知道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我是李祥,”他慢悠悠地说,声音不高但特别有力,“跟杨得志是穿一条裤子的战友,当年一块儿拼过命。他肯定还记得我!”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直犯嘀咕。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到,这么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头,会是司令员的铁哥们儿。不过,等这事儿传到杨得志耳朵里,这位大官儿一下子就兴奋了。他立马下令,赶紧把那自称“李祥”的老头请进来。办公室里,灯光温柔得像是在开派对,时间这家伙好像也被迷得忘了走。李祥刚在门口露脸,杨得志就跟踩了风火轮似的迎了上去,俩人对视一眼,眼泪花儿立马就在眼眶里打转了。他们手一拍就粘一块儿了,啥也不用说,那份战友情深,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明摆着呢! “李祥,你可算来了!”杨得志嗓子有点哑,满是感慨和想念。李祥咧嘴一笑,点了点头:“杨得志,这么多年不见,你还是那个味儿。” 这一瞬间,啥职位、地位啊,全都被踢到九霄云外了。他们可是当年一起扛过枪的哥们儿,战火纷飞里都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铁磁。外面世界再咋吵闹,这办公室里,就俩经历过风雨的老心脏,又重新找到了那份暖洋洋的感觉。重逢那一刻,俩老爷子侃大山侃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从以前的烽火岁月聊到现在的柴米油盐,句句都是满满的回忆杀。到了说拜拜的时候,杨得志紧紧抓住李祥的手,一脸严肃地打包票:“有啥难事儿,你找我就对了!”李祥呢,嘿嘿一笑,摆摆手说:“见一面,这心就暖了,比啥都强!” 这事儿虽然讲完了,但那份杠杠的铁血兄弟情,可是深深地刻在了大伙儿心里头。
1971年,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农民来到济南军区,他询问士兵道:“你们的杨司令在吗,
墨色流年绘
2025-04-20 19:41:31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