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杨钦典掐死了8岁的小萝卜头,正常情况下应该被枪毙,但关键时刻,他放走了19名地下党员,这让他收获了意外的结局!
杨钦典,河南漯河人,1918年出生。
1940年4月,杨钦典考入了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毕业后,他在胡宗南麾下当兵。
由于长得魁梧,杨钦典被蒋介石相中,被调到了蒋介石的警卫团,他一度担任过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安全警卫。原本杨钦典与特务并无交集,谁知在1948年,军统突然把他调到白公馆当看守。
杨钦典参军,主要是为了混口饭吃,对他来说,当警卫和当看守差不多,也就没有反对。
进入白公馆前,特务对杨钦典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所谓的培训,其实就是洗脑。特务告诉杨钦典,关在白公馆的犯人,都是罪大恶极的坏人,不管动用什么手段折磨他们,都是他们应得的,不必同情他们。
起初,杨钦典对特务的话深信不疑,一直视地下党为魔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杨钦典发现,关在白公馆的地下党员,很多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有文化,一个个都温文尔雅的,看起来不像是坏人,更不是魔鬼。
相反,那些经常动用酷刑折磨地下党员的特务,看起来更像是魔鬼。在白公馆里,杨钦典经常看到特务动用酷刑折磨地下党员,听着地下党员发出的惨叫,杨钦典对他们颇为同情,目光中露出一丝不忍。
被关在白公馆的地下党员,都善于攻心,他们善于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从而让敌人为他们所用。
杨钦典的表现就被狱中的地下党员注意到了。
陈然、罗广斌、王朴、周从化等30多名地下党员被关押在白公馆后,就全力教化杨钦典。
杨钦典也确实有所回应,毕竟,杨钦典本心不坏,他出身贫苦,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参军的,到白公馆当看守也不是他的本意。从那以后,杨钦典就开始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为地下党员传递口信、交换书报,有时候还会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尽量予以方便。
杨钦典这么做,也是想谋一条后路,毕竟他手上没有命案,给地下党员行方便,也是为他日后行方便。
但在1949年9月,杨钦典被迫杀了人。
当时,毛人凤叫来了白公馆看守所的所长陆景清,让他杀掉杨虎城、宋琦云等人。接到命令后,陆景清就叫来了杨钦典、安文芳、杨进兴等人,这些人把杨虎城等人诱骗到了戴公祠,再把他们分批杀害。
按照特务的分工,杨钦典负责杀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是杨虎城秘书宋琦云的儿子,这时候只有八岁,宋振中的一生几乎都在监狱中度过,因为吃不饱,个子比较小,才被称为小萝卜头。
在母亲徐林侠和其他地下党员的教导下,小萝卜头利用年纪小、行动不受限制的优势,多次帮白公馆的地下党员传递书信,狱中的地下党员都很疼爱他。
杨钦典不忍心杀害这么小的孩子,但他知道,如果不动手,他也要死,在其他特务的催促下,杨钦典就用手掐小萝卜头的脖子。但因为小萝卜头拼命挣扎,手忙脚乱的杨钦典掐了很久,小萝卜头也没有死。
这时,特务安文芳已经杀死了杨虎城只有八岁的女儿杨政贵,见杨钦典没有掐死小萝卜头,他就拿着匕首走了过来,往小萝卜头的背部捅了几刀。这样,杨钦典就与安文芳联手杀死了年仅八岁的小萝卜头。
掐死小萝卜头两个月后,敌人在白公馆制造屠杀。
白公馆的大屠杀从11月27日下午4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这时候,白公馆只剩下19名地下党员。
屠杀正要继续,渣滓洞的特务打来电话,说渣滓洞还有近200人没杀,希望白公馆派人过来支援。
白公馆的敌人接到电话,就让杨钦典、杨进兴留下来杀死剩下的地下党员,其他人则前往渣滓洞支援。
这时候,解放军已经包围了重庆,重庆马上解放,杨进兴作恶多端,他知道,再留下来,解放军肯定不会放过他。所以白公馆的其他特务离开后,杨进兴就马上逃离白公馆,准备找地方躲起来。临走前,杨进兴让杨钦典把剩下的19名地下党员都杀了,杀完再走。
看着杨进兴抛弃自己先逃跑,杨钦典有些恼怒,但紧接着,他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如果没有掐死小萝卜头,手上没有命案,解放军或许会绕过他,但他已经掐死了小萝卜头,解放军定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罗广斌看出了杨钦典的挣扎和犹豫,就对他说:“老杨,只要你把我们放了,我们给你证明。”
“你说的可是真的?”杨钦典有些动摇。
“当然是真的,只要放了我们,我们可以证明你对共产党有过贡献,而且保证不追究你的过去。”
听到不追究过去几个字,杨钦典一咬牙,选择相信罗广斌,就把罗广斌等19名地下党员放了出来。
11月30日,罗广斌带着杨钦典前往公安局登记自首。
以杨钦典杀害小萝卜头的罪行,枪毙他都不过分,但政府根据罗广斌等人的证言,证实杨钦典在关键时刻将功补过,救了19名地下党员,决定对他宽大处理。
不仅如此,政府还准备把他安排在公安局工作,杨钦典谢绝了政府的好意,他只想回老家。政府便根据杨钦典的意愿,给他发了路费,让他安全地离开重庆。
之后,杨钦典回到了河南老家务农。
2007年,杨钦典病逝,终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