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人思维不开花呢,山西那边也好,江西那边也罢
订婚收30万再悔婚的操作,在江西某些地方成了产业链。去年有个案子,女方三个月内订婚三次,每次收完彩礼就找茬退婚,最后卷走八十多万。
农村光棍多到相亲市场男女比例1:9,男的排着队交钱见面。河南开封王婆说媒现场,两百个男青年抢着和十个姑娘搭话。银行流水显示,有人一年相亲花掉十二万,相当于县城打工人两年存款。
婚介所老板透露,现在女孩相亲开价分三档:见面费五百,订婚押金五万,彩礼起步二十万。有个二十八岁姑娘两年相了三十次,光见面费就挣了一万五。
民政局数据说,江西某县离婚率比结婚率高两倍。法院工作人员见过最离谱的纠纷,男方借钱凑了二十八万彩礼,结果婚礼前一天新娘失踪,最后发现她同时在和三个男的谈婚论嫁。
婚恋市场早就变成经济学游戏。高学历女性找对象要求男方收入是自己三倍,农村姑娘盯着县城有房有车的家庭。男的一边骂彩礼贵,一边拼命借钱充面子,生怕在相亲市场掉价。
搞婚介的现在都学精了,先收五千块押金防止悔婚。可还是挡不住有人钻空子,去年有个婚托用假身份证同时和六个男的周旋,骗了六十万彩礼。警察抓人的时候,她手机里存着八十多个相亲对象联系方式。
村里老人说十年前嫁女儿收五万算高价,现在二十万是起步价。隔壁村张家小子在工地摔断腿,家里怕他打光棍,咬牙借了二十五万彩礼,结果新媳妇过完年就跑了。
民政局今年开始试点彩礼登记制度,要求双方签协议注明彩礼金额和用途。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人把彩礼拆成三部分:现金、金饰、买车钱,分手时只退现金部分。
情感专家在直播间劝年轻人,别把婚姻当买卖做。可现实是县城相亲角里,大妈们拿着儿女简历讨价还价,学历、工资、房产证明摆在明面上比价。
搞相亲活动的现在都配法律顾问了,手把手教人写借条、做公证。婚介所老板说生意反而更好了,今年前四个月报名人数比去年翻倍,光法律咨询费就赚了二十万。
tsh
我亲戚娶了个二手彩礼二十万万,女方还不愿意生孩子,婚前三天要买车不然就不嫁,现在成天在家开车到处玩没事就去前夫家说看孩子,现老公在外打工,女的自己不上班,每月要给她三千生活费,娶这样的媳妇有啥用?
影龙
一帮蠢书生的愚蠢思维反正不用它们付出代价,付代价的都是底层急于娶妻的家庭。
tsh
我亲戚娶了个二手彩礼二十万,女方还不愿意生孩子,婚前三天要买车不然就不嫁,现在成天在家开车到处玩没事就去前夫家说看孩子,现老公在外打工,女的自己不上班,每月要给她三千生活费,娶这样的媳妇有啥用?
资深杠精
婚骗产业链。不过现在好多去东南亚买老婆了。比国内靠谱多了。
肃清厂杂
现在不反思了吗?不思考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了吗?